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 實現從商業化向規模化轉變
來源:金融界網 2021-07-23 13:52:13

三、推動技術進步,壯大儲能產業體系

(五)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瞻性、系統性、戰略性儲能關鍵技術研發,以“揭榜掛帥”方式調動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推動儲能理論和關鍵材料、單元、模塊、系統中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強化電化學儲能安全技術研究。堅持儲能技術多元化,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實現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等長時儲能技術進入商業化發展初期,加快飛輪儲能、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開展規模化試驗示范,以需求為導向,探索開展儲氫、儲熱及其他創新儲能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應用。

(六)加強產學研用融合。完善儲能技術學科專業建設,深化多學科人才交叉培養,打造一批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支持建設國家級儲能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發中心等。鼓勵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技術機構等聯合組建新型儲能發展基金和創新聯盟,優化創新資源分配,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七)加快創新成果轉化。鼓勵開展儲能技術應用示范、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加強對新型儲能重大示范項目分析評估,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實際應用效果提供科學數據支撐,為國家制定產業政策和技術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八)增強儲能產業競爭力。通過重大項目建設引導提升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重視上下游協同,依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積極推動從生產、建設、運營到回收的全產業鏈發展。支持中國新型儲能技術和標準“走出去”。支持結合資源稟賦、技術優勢、產業基礎、人力資源等條件,推動建設一批國家儲能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四、完善政策機制,營造健康市場環境

(九)明確新型儲能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研究建立儲能參與中長期交易、現貨和輔助服務等各類電力市場的準入條件、交易機制和技術標準,加快推動儲能進入并允許同時參與各類電力市場。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按效果付費”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深化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鼓勵儲能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鼓勵探索建設共享儲能。

(十)健全新型儲能價格機制。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機制,逐步推動儲能電站參與電力市場;研究探索將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完善峰谷電價政策,為用戶側儲能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十一)健全“新能源+儲能”項目激勵機制。對于配套建設或共享模式落實新型儲能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動態評估其系統價值和技術水平,可在競爭性配置、項目核準(備案)、并網時序、系統調度運行安排、保障利用小時數、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考核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五、規范行業管理,提升建設運行水平

(十二)完善儲能建設運行要求。以電力系統需求為導向,以發揮儲能運行效益和功能為目標,建立健全各地方新建電力裝機配套儲能政策。電網企業應積極優化調度運行機制,研究制定各類型儲能設施調度運行規程和調用標準,明確調度關系歸屬、功能定位和運行方式,充分發揮儲能作為靈活性資源的功能和效益。

(十三)明確儲能備案并網流程。明確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新型儲能行業管理職能,協調優化儲能備案辦理流程、出臺管理細則。督促電網企業按照“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的原則明確并網流程,及時出具并網接入意見,負責建設接網工程,提供并網調試及驗收等服務,鼓勵對用戶側儲能提供“一站式”服務。

(十四)健全儲能技術標準及管理體系。按照儲能發展和安全運行需求,發揮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作用,統籌研究、完善儲能標準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開展不同應用場景儲能標準制修訂,建立健全儲能全產業鏈技術標準體系。加強現行能源電力系統相關標準與儲能應用的統籌銜接。推動完善新型儲能檢測和認證體系。推動建立儲能設備制造、建設安裝、運行監測等環節的安全標準及管理體系。

六、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督保障工作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負責牽頭構建儲能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協調有關部門共同解決重大問題,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研究完善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按照“揭榜掛帥”等方式要求,推進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建設,逐步實現產業技術由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推動設立儲能發展基金,支持主流新型儲能技術產業化示范;有效利用現有中央預算內專項等資金渠道,積極支持新型儲能關鍵技術裝備產業化及應用項目。各地區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落實方案和完善政策措施,科學有序推進各項任務。國家能源局各派出機構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健全完善新型儲能參與市場交易、安全管理等監管機制。

(十六)落實主體發展責任。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分解落實新型儲能發展目標,在充分掌握電力系統實際情況、資源條件、建設能力等基礎上,按年度編制新型儲能發展方案。加大支持新型儲能發展的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政策力度。

(十七)鼓勵地方先行先試。鼓勵各地研究出臺相關改革舉措、開展改革試點,在深入探索儲能技術路線、創新商業模式等的基礎上,研究建立合理的儲能成本分攤和疏導機制。加快新型儲能技術和重點區域試點示范,及時總結可復制推廣的做法和成功經驗,為儲能規模化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十八)建立監管長效機制。逐步建立與新型儲能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閉環監管機制,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監管工作,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推動建設國家級儲能大數據平臺,建立常態化項目信息上報機制,探索重點項目信息數據接入,提升行業管理信息化水平。

(十九)加強安全風險防范。督促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明確新型儲能產業鏈各環節安全責任主體,強化消防安全管理。明確新型儲能并網運行標準,加強組件和系統運行狀態在線監測,有效提升安全運行水平。

相關文章

新型儲能發展政策正加緊制定 同時持續推進試點示

中國能源高端論壇——儲能安全專題研討會7月10日召開。國家能源局表示,將編制《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更多

2021-07-12 0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