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 實現從商業化向規模化轉變
來源:金融界網 2021-07-23 13:52:13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長壽命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標準體系、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成熟健全,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裝機規模基本滿足新型電力系統相應需求。

意見還提出,堅持儲能技術多元化,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實現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等長時儲能技術進入商業化發展初期,加快飛輪儲能、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開展規模化試驗示范,以需求為導向,探索開展儲氫、儲熱及其他創新儲能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應用。

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國家能源局各派出機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應對極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支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新型儲能快速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將發展新型儲能作為提升能源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舉措,以政策環境為有力保障,以市場機制為根本依托,以技術革新為內生動力,加快構建多輪驅動良好局面,推動儲能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多元發展。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儲能發展各項工作,強化規劃科學引領作用。鼓勵結合源、網、荷不同需求探索儲能多元化發展模式。

創新引領、規模帶動。以“揭榜掛帥”方式加強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推動儲能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建設產教融合等技術創新平臺,加快成果轉化,有效促進規模化應用,壯大產業體系。

政策驅動、市場主導。加快完善政策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儲能投資建設。明確儲能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引導作用。

規范管理、保障安全。完善優化儲能項目管理程序,健全技術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提升行業建設運行水平。推動建立安全技術標準及管理體系,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嚴守安全底線。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長壽命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標準體系、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成熟健全,與電力系統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裝機規模基本滿足新型電力系統相應需求。新型儲能成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

二、強化規劃引導,鼓勵儲能多元發展

(一)統籌開展儲能專項規劃。研究編制新型儲能規劃,進一步明確“十四五”及中長期新型儲能發展目標及重點任務。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開展新型儲能專項規劃研究,提出各地區規模及項目布局,并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相關規劃成果應及時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

(二)大力推進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結合系統實際需求,布局一批配置儲能的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項目,通過儲能協同優化運行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為電力系統提供容量支撐及一定調峰能力。充分發揮大規模新型儲能的作用,推動多能互補發展,規劃建設跨區輸送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和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探索利用退役火電機組的既有廠址和輸變電設施建設儲能或風光儲設施。

(三)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通過關鍵節點布局電網側儲能,提升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及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在電網末端及偏遠地區,建設電網側儲能或風光儲電站,提高電網供電能力。圍繞重要負荷用戶需求,建設一批移動式或固定式儲能,提升應急供電保障能力或延緩輸變電升級改造需求。

(四)積極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鼓勵圍繞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工業園區等其他終端用戶,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鼓勵聚合利用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結合體制機制綜合創新,探索智慧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商業模式。

相關文章

新型儲能發展政策正加緊制定 同時持續推進試點示

中國能源高端論壇——儲能安全專題研討會7月10日召開。國家能源局表示,將編制《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更多

2021-07-12 0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