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前三季度七成小微企不用繳稅 助力小微企業恢復生機
來源:長江商報 2021-11-08 10:57:23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因此,支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是今年我國稅費政策的重點之一。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9101億元,其中新增減稅7889億元,新增降費1212億元。

進入第三季度,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等對工業經濟尤其是制造業企業帶來的影響,在已經出臺減稅降費政策基礎上,我國進一步增加了允許企業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對煤電和供熱企業實施“減、退、緩”稅措施等,從制度上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前三季度七成小微企不用繳稅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活力的重要來源,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從2019年至今,國家已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稅費優惠政策,有力促進了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政策效應也逐步顯現。

國家稅務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七成有經營活動收入的小微企業無需繳稅。小微企業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納稅收在2020年同比下降19.4%的基礎上,今年又較2020年同期進一步下降18.9%。截至三季度末,全國涉稅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6076萬戶,比2020年同期增長6.7%,比2019年同期增長21.7%,兩年平均增長10.3%。

今年以來,國常會也多次聚焦中小微企業,10月份更是連續三次部署支持中小微企業,從制度上讓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吃下定心丸,幫助企業增加發展信心。

10月27日召開的國常會決定,再次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以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

會議提出,對今年四季度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現的企業所得稅和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及隨其附征的城市建設維護稅,以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和合伙企業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不含其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實行階段性稅收緩繳。另外,為紓解煤電、供熱企業經營困難,對其今年四季度實現的稅款實施緩繳,預計緩稅總額170億元左右。

會議過后,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迅速聯合出臺相關公告,根據公告,緩稅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至明年1月申報期結束,延緩期限為3個月。這一政策對支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預計可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2000億元左右。從階段性減免到階段性緩繳,經濟持續恢復階段,減稅降費舉措的微調也為市場主體應對當前困境爭取了更多的時間。

在日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指出,除了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政策,稅務部門還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其他制造業企業退還60%增量留抵稅額。今年前三季度,共計為2.24萬戶制造業企業辦理留抵退稅917億元,其中對1.16萬戶先進制造業企業辦理留抵退稅420億元,進一步支持制造業發展。

稅費優惠政策力度不斷加碼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積極實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的政策措施,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王道樹表示,今年以來國家推出的稅費措施體現了鮮明的政策導向。

除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四季度緩稅措施外,在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繼續實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到1%的政策,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原先的優惠基礎之上,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通過這些措施,助力面廣量大的中小微企業渡難關、增后勁、保就業。

在支持外商投資方面,外資企業除了可以同樣享受到今年出臺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外,還可繼續享受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等專門優惠政策。服務擴大對外開放,增強了外商在華投資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創新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今年不少稅收優惠政策都聚焦支持科技創新,特別是企業可以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今年減稅降費政策的一部重頭戲就是企業可以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并且對制造業企業來說,其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全國各類企業提前享受加計扣除金額1.3萬億元,減免稅額3333億元,享受加計扣除金額占去年全年匯算清繳的77.6%,企業享受政策紅利的時間更早、力度也更大。其中,惠及18.6萬戶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金額達9036億元,減免稅額2259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韓國榮表示,為了讓稅收的優惠政策成為企業紓困解難的“及時雨”,稅務總局著力打造了全國統一的宣傳輔導精準推送標簽體系,希望將稅費優惠政策送到納稅人繳費人手中。截至目前,稅務部門已經精準推送了50批次稅費優惠政策,惠及納稅人繳費人5.3億戶次。

此外,稅務部門還聯合銀保監會和金融機構持續開展“稅銀互動”。前三季度,各地小微企業通過“稅銀互動”獲得貸款465.6萬筆,貸款金額11979.6億元,也有效助力了小微企業發展。

專家指出,與去年減免政策相比,去年是為了讓企業活下來,而今年的政策重點是為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緩繳能夠為企業爭取更多的時間,這有助于讓中小微企業恢復生機。(長江商報記者李璟)

相關文章

免征中小微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稅務總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要求自2020年2月起,各省、自治區、直轄更多

2020-06-30 14:15:41

多渠道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技術改造與發展

近期,有關部門集中發力,圍繞中小微企業營商環境、融資環境、創新發展等,醞釀出臺新一輪惠企支持方案。《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市場準入更多

2021-10-02 10:58:39
湖北前十月累計減免擔保費3.6億 紓解企業融資難問題

湖北前十月累計減免擔保費3.6億 紓解企業融資難

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日前透露,中小微企業普遍輕資產、少資產,缺少信用和有效抵押物,部分企業需要融資擔保機構增信,才能夠從銀行獲得信更多

2021-11-19 13: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