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的今天,4月20日,中國開始連接全功能的互聯網。今年也是互聯網誕生50周年。”4月20至21日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院士這樣開場。然后,他話鋒一轉:在互聯網發展歷程中,技術的換代速度并不快,從IPv4到IPv6,“50年前到現在,剛剛在切換”。
吳建平表示,下一代互聯網是在1996年有了IPv6以后開始被關注的問題,我國在國家重大項目的支持下也已經有10年的歷史。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國際上確實有一段時期進展緩慢,但從2012年IPv4地址使用完畢后,國際上迅速掀起了IPv6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高潮,我國相對滯后了幾年。現在最新的統計是,國際互聯網的流量已經有30%在下一代互聯網的IPv6上,我們國家較其還有很大差距。他以互聯網相關標準作了說明:在2005年時,互聯網已經有3000多個標準,中國大陸的技術人員主導制定的標準只有1個,如今互聯網的標準已經有8000多個,統計到去年6月份,中國大陸科技人員主導制定的標準只有100個左右,“可見我們在整個互聯網的體系結構和關鍵核心技術方面還是初學者”。
“IPv6是中國參與互聯網技術發展非常重要的契機。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重點任務,要特別強調的是強化網絡安全的保障、維持國家的網絡安全,另外還要突破關鍵前沿技術,構建自主技術的產業形態,就是以IPv6為主,形成一個新的產業生態。”吳建平強調。
他表示,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并不是有了IPv6就結束了,實際上這是新的萬里長征的開始,“IPv6解決了IPv4可擴展的瓶頸,但是并沒有給下一代互聯網帶來解決所有問題的途徑。切換到IPv6以后,實際上是在上面進行新一輪的技術創新”。
吳建平認為,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將是未來互聯網體系結構非常重要的創新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挑戰是網絡體系結構的可拓展性、安全性和實時性。“每一個技術挑戰的背后都有很復雜的科學問題,比如可擴展問題,實際上變成超大空間的高效路由尋址問題。安全問題,其實是開放性網絡的跨域可信的訪問,網絡是很大的,但是我們的可信訪問是必須做到的。實時性問題是要在搶頻率的同時保證實時性。這些都是重大科技問題,需要我們從基礎研究、科學攻關到大規模的應用方面做大量研究。”吳建平說。(記者 崔 爽)
技術創新要聚焦真正的目標,瞄準應用需求這個靶心發力。最近,不少計算機語音識別企業紛紛開始研發人工智能專用芯片,通過結合軟硬件、匹配更多
2019-02-18 15:17:52種子是農業芯片。作為大豆起源國,我國保存著世界上最豐富的大豆種質資源,但大豆平均單產不到美國的60%。近年來,我國科研人員加大攻關,更多
2021-07-19 13:24:12有兩句話,在航亞科技廣為流傳。一句是扎硬寨,打呆仗,講的是航亞科技腳踏實地的埋頭苦干。一句是航空有我,篤行報國,說的是航亞科技仰望更多
2021-07-27 16:49:33持續加碼研發,全球性公司環旭電子(601231 SH)形成了核心競爭力。環旭電子是一家電子產品領域提供專業設計制造服務及解決方案的大型企業,更多
2021-09-30 11:23:06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復同意中國(杭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現場驗收,進入試運行。這意味著杭州知識產權快速預審通道正式開啟,符合更多
2021-10-09 14:22:55資產規模不到30億元的光華科技(002741 SZ)拋出重磅投資。11月12日晚間,光華科技發布公告稱,將聯合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格力更多
2021-11-22 11: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