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教育 >
堅守鄉村三尺講臺 愛生如子奉獻一切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1-07 16:42:42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立德樹人,授業就是傳授書本知識,解惑可不就是要批改作業嗎?不認真批改作業叫什么老師?”

“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我沒有雙休日、沒有寒暑假,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名普通黨員、一名教師應該做的事。是共產黨給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黨就是我的母親,兒子給母親做事情,還能要什么回報!”

——葉連平

自踏入安徽省馬鞍山市地界,一提起葉連平,總能聽見身邊人發自肺腑地稱贊:“葉老是好人吶!”“葉老真偉大!”聽得越多,記者越是好奇,這位被譽為“鄉村燭光”的93歲教師到底是怎么樣一個人?

前不久,記者輾轉來到馬鞍山市和縣卜陳村,在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巷子里,背后一米是葉連平的家,向前一米是他開辦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陽光明媚,照得墻上一面面金色牌匾閃閃發光,上面刻著“社會實踐基地”“愛心健康驛站”“留守兒童教育中心”等字。

不銹鋼的大門敞開,屋內有些昏暗,記者走進大門看見,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低著頭,拿著紅筆在紙上寫寫畫畫。葉連平的學生、卜陳學校校長居平樹開了燈,跟過來道:“葉老每天都要幫學生批改作業,已經持續很多年了。”

記者算了一下,從1978年至今,葉連平在鄉村的三尺講臺上默默“燃燒”了43年。

永葆初心,堅守鄉村三尺講臺

葉連平身形清瘦,說起話來卻鏗鏘有力,講到開心處會掩著嘴笑,說到動情時眼中含著熱淚。記者問:“您不是卜陳人,為什么要在這里從教大半輩子?”

葉連平語重心長地說:“我在最困難的時候來到這里,這個地方救了我的命,鄉親需要我,我就不能離開。”

葉連平與當地的淵源得從1946年說起。那年,18歲的葉連平跟隨父親來到南京,進入美國大使館,做了三年半的勤雜工。因為這段特殊的經歷,葉連平學會說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也因為這段特殊的經歷,葉連平1955年被人從南京市瑯琊路小學群眾夜校總務主任的崗位上拉下了馬,此后更遭強令離開南京,開始長達數年的顛沛流離。

1965年,葉連平輾轉來到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卜陳公社,遇見了讓他感恩一生的好人,與當地人結下了半生情緣:沒有工作,窯廠的張廠長安排他到廠里干活,還讓他寄宿家中;有大隊干部要趕走葉連平,村民趙興柱挺身護住他:“我趙家三代貧民,要是老葉犯法,由我代罪。”備受排擠時,同隊社員劉友良叫妻子趙桂珍炒一小袋小麥面,冒著酷暑,往返五六十里給葉連平送過去……

1978年,卜陳中學一個畢業班因人員調動,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上課了。在這火燒眉毛的時刻,有人推薦50歲的葉連平當語文教師。

“我浪費了23年,補不回來了,只能玩兒命地干!”新接手的班級有48名學生,每天上課卻不足20人。于是,葉連平提著馬燈滿村跑,用45天走訪了全部學生家庭,把孩子一個個“找回教室”。在他的悉心教導下,那年中考,班上有11名學生考上中專,創造了學校建校以來最好成績。當時的教學手法比較單一,很多教師照本宣科,讓學生死記硬背。葉連平大膽改革,自創中學語文“四步教學法”,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在原巢湖地區示范推廣。除教語文外,他還組織學生勤工儉學,采中草藥、打楝樹果子、剪老牛盤角、飼養家兔等,用賣來的錢購買圖書文具和運動器材……

后來,落實政策的葉連平有機會回到南京,可他沒有回去,當地兩任教育局長想把他從鄉村學校調到縣里中學,也被他謝絕了。“我留下來,哪都不去,鄉親們的孩子需要我。”

1991年,63歲的葉連平退休了。那天,他捧著教材、參考書和兩個省下的黑板擦,一起交給教導主任戴繼明后,趴在桌上痛哭流涕。“你退休了,哭什么家伙?”“我舍不得離開,我真的舍不得離開!”

退休后,葉連平念念不忘三尺講臺,經常到附近學校代課。但凡有教師生病了、離職了,他不問待遇、不講條件,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學生面前。就這樣,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一晃又是10年。

2000年,葉連平發現農村學校英語教學水平低、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就把自家客廳打掃出來,掛起小黑板,辦起了英語課堂,后改為“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義務輔導周圍學生。由于教學效果好、慕名而來的學生越來越多,當地政府便出資把他家對門的學校倉庫改建成兩間教室,一間供他上課,一間作為圖書室。21年來,葉連平共免費輔導了1000多名學生。

現在,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仍夜以繼日地工作,他說:“我希望我最后的一口氣是在講臺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

一心教學,義務輔導學生英語21年

葉連平剛開辦“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時,周圍鄰居并不看好,認為辦不了多久就會關門,沒想到這一辦就是整整21年,從1個班20多名學生,發展到4個班150多人。

學生越來越多,葉連平越來越忙碌。他根據孩子英語水平分成啟蒙、初級、中級、高級4個班,周六、周日給學生上課,上午講3個小時,下午講兩個小時。有的時候上午的課程還沒結束,下午的學生就來了,他連到對門家里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只能在教室里扒拉幾口。

平日里,葉連平要備課、家訪、批改作業等。很早以前,他就患有嚴重的白內障,當地政府和卜陳學校都主動幫他去南京、上海聯系動手術的事,可他不愿意去,怕手術失敗再也不能站在講臺上。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他幾乎是眼睛貼在作業本上逐字逐句地批改。冬天黑得早、光線差,他經常工作到深夜11點多,老伴勸他早點休息明日再改,他不肯,必須把當天工作全部做完才肯入睡。

翻開學生的作業本,上面是紅彤彤一片,既有細致的修改,也有嚴厲的批評,還有一些善意的提醒。“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立德樹人,授業就是傳授書本知識,解惑可不就是要批改作業嗎?不認真批改作業叫什么老師?”

2010年,葉連平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做了白內障手術。左眼手術,他睜著右眼上課;右眼手術,他睜著左眼上課,“一只眼上課,一節課沒落下”。

有人勸他休息兩天,葉連平說:“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我沒有雙休日、沒有寒暑假,必須把時間都用在孩子們身上。”

2012年底,不肯給自己放一天假的葉連平被迫放了4天“長假”。一天深夜,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昏迷不醒,送醫院后被確診為腦出血加腦膜炎。術后4天,他找到醫生要求出院。醫生說:“像這種手術,至少要住院一個月,你怎么這么著急出院?”他說:“我想孩子想得快發瘋了,還怎么安心住下去呢?”醫生不同意,他便死纏爛打,醫生實在拗不過,要他簽免責協議,表示出院以后出任何問題醫院不承擔責任。他毫不猶豫簽字,連頭上縫合的線都沒有拆除,就帶著傷痛回到朝思暮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2018年暑假,葉連平買菜途中遭遇車禍,腰椎受傷,入院手術。醫生說傷筋動骨100天,讓他休養幾個月,可他不到一周就拄著拐杖出現在孩子們身邊。回來后,他仍竭力站著上課,實在受不了了,跟學生道歉后才坐在講臺上繼續上課。臺上,他依舊聲如洪鐘、循循善誘;臺下,學生們淚流滿面、輕輕啜泣。

2019年,馬鞍山市教育局考慮到葉連平年老體弱、工作繁重,需要有后人幫助和接替,印發了“我幫葉老上一課”的活動通知,號召廣大教師向他學習。一時間,李明玉英語教育名師工作室、馬鞍山市教科院和實驗中學物理組、司擎天數學教育工作室紛紛前來助陣……

葉連平并沒有因此而喘息片刻,反而向他們請教如何使用智能設備,聽取先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他說自己的口號就是: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鞠躬盡瘁、死而不已。

愛生如子,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2020年2月底,居平樹來探望葉連平,提及和縣教育局發出倡議,組織黨員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葉連平非常高興,立刻走進臥室拿出一沓鈔票:“我手上只有3000元現金,有點少,你陪我去銀行再取點。”

居平樹和葉連平相識40多年,深知他一個月退休金不過三四千元,絕大部分都花在義務辦學上,一年到頭攢不了幾個錢,于是勸道:“您老捐3000元,已經不少了!”

葉連平沒理他,徑直走向銀行,居平樹只得跟過去。到了銀行,葉連平跟銀行工作人員說:“麻煩您,取1.7萬元。”

居平樹愣了一下,趕緊攔住:“取那么多錢干什么?”

“1.7萬元,加上之前的3000元,正好兩萬元,交給你,這是我的特殊黨費。”

居平樹為難極了,這兩萬元是葉連平從牙縫里省下來的。葉連平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不吃零食,連到外邊買書,都是自帶干糧,一瓶礦泉水都舍不得買,往返全靠自行車,哪怕是騎到南京。有一件衣服,葉連平穿了60年還在縫縫補補,至今還住在30年前的房子里。想到這些,居平樹忍不住開口勸阻。

葉連平直接打斷道:“我的錢不都是黨和人民給的嘛!”隨后,又對柜臺工作人員說道:“麻煩您,再取10萬元,轉到‘葉連平獎學基金’。”

這10萬元是葉連平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時國家發給他的獎金,他竟然一分不留,全部捐給了孩子們。

此時,居平樹已經不再言語,因為他知道,只要能為孩子好,葉連平可以傾其所有。從自掏腰包為學生購買教輔資料、作業本、打印機等日常學習用品,到自費組織夏令營,帶著學生們去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周恩來故居等處參觀學習;從心疼學生住得遠、家境貧寒,前前后后讓100多名學生免費吃住在自己家中,到2012年,拿出2.1萬元積蓄,連同社會捐贈等成立“葉連平獎學基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困難學生,截至目前已投入20多萬元,惠及250多名學生……葉連平真是把孩子們當作親人,奉獻了滿腔熱情、付出了畢生心血、傾盡了所有積蓄。

就連身后事,葉連平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要做到“死而不已”:一是如果走在老伴前面,除了留下一定的生活費,會將全部積蓄捐給“葉連平獎學基金”,幫助更多家庭困難學生;二是已經簽署遺體捐獻協議,去世之后,遺體捐給醫學院用作人體解剖。

葉連平義務教學的先進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很快傳遍神州大地,眾多榮譽紛至沓來:“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表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葉連平卻說:“我真的不值得宣傳,我只不過是做了一名普通黨員、一名教師應該做的事。是共產黨給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黨就是我的母親,兒子給母親做事情,還能要什么回報!”

臨別前,記者再一次站在巷子里,回望“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屋內,葉老正佝僂著身子批改作業,改著改著,突然像是發現了什么,放下筆,走到門口,邊按開關邊嘟囔:“誰開燈了,浪費!”

教室瞬間暗了下來,可記者心里卻被余熱生輝的“鄉村燭光”映照得明亮而溫暖。

(記者 王志鵬)

相關文章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 .47億元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有意義嗎?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

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