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教育 >
北京積極構建人工智能與教育創新發展體系 融合共生賦能未來
來源:北京日報 2019-05-17 15:35:12

本學年開始,北京市平谷區英語骨干教師任冬紅除了課堂教學,又多了項“兼職”,通過“雙師服務”在線輔導平臺開設網上直播課堂,全北京市的初中生都可以走進她的課堂;

手機掃一掃,就可以讀到教師的教案;遇到難題,可以通過彈幕向老師發問;學習過程中每一次表現都會變成數據被記錄分析……這種被稱為“雨課堂”的智慧課堂,已覆蓋北京高校超過10萬個班級;

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課堂上,老師講述的知識可以變成文字或語音,供聽障或視障學生學習;

北京理工大學思政課上,VR眼鏡帶領學生重走長征路,踏上星火征程;

……

當“教育”遇上“人工智能”技術,無限可能,正在發生。

教育資源助推人工智能發展

作為全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北京發展人工智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統計,北京地區已有32所高校擁有與人工智能直接相關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相關專業在校研究生4.4萬人,教師及科研人員1.2萬人;有5所高校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

今年,本市有4所高校獲準開設全國首批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在北京高校推進“雙一流”建設中,立項建設的99個高精尖學科中,有13個涉及人工智能領域;北京高校還設立了8個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在全國占比約18%。

豐富的教育資源正助推本市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

目前,北京擁有核心人工智能企業約400家,占全國人工智能企業總數近三成;北京人工智能人才約3萬人,占全國人才總數的27.9%,人才數量居全國首位。

人工智能產業已成為本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其產業鏈基本完整,涵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在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研發、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計算機視覺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等方面處于國內外領先行列。

本市將繼續加快科技創新培育人工智能產業,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到2025年,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到2030年,北京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轉化應用引領世界。

人工智能系統打造智慧課堂

北京豐富的教育資源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土壤和動力;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又為“升級”首都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供了無限可能。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的互聯網,使優質教育資源突破課堂、學校、區域的限制,完成跨時空的整合、配置和流轉,讓隨時可學、隨地可學、人人可學變為現實,惠及更多的學生。

自秋季學期開始,任冬紅除了在課堂教英語,還要登錄“雙師服務”在線輔導平臺,開設直播課堂,指導各區初中生學習英語。該平臺由市教委和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已匯聚了上萬名學科骨干教師,來自通州、房山等六個郊區的5.7萬名初中生可免費獲得名師指導。

首都師范大學的師范生、教師團隊通過“雙優云橋工程”,精準對接偏遠地區的中小學師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自2015年以來,該項目已服務全國25個省份、343所偏遠農村學校,惠及師生達1.8萬人次。

北京師范大學打造的“智慧學伴”,通過采集學生學習全過程數據,形成個性化數據框架,為每個學生制定精準化學習方案。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北京理工大學思政課堂推出“VR重走長征路”項目,學生戴上VR眼鏡,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軍長征的英雄壯舉……

此外,人工智能教育還走進了中小學的課堂。

例如,東城區已和北京建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多所高校專家及相關單位合作,編寫出小學版人工智能課程學習用書,并在該區6所小學的40多個班級,面向約1700多名學生開設人工智能課程;十一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和高端課程;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教育集團研發出人工智能機器人編程教材《編程技術中小學版》及教具。

融合共生賦能未來

一位知名教育學家曾經說:“今天的教育和老師不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就會生活在過去。”

未來已來。北京將積極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與挑戰,大力推動教育支撐人工智能發展,著力構建以人為本、人機協同、統籌發展、合乎倫理的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體系,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使北京成為人工智能教育應用、人才培育、科技創新、國際人才和健康發展高地。

據介紹,本市將推動基礎教育階段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實施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工程,推動人工智能學習納入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和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突破優質均衡發展瓶頸,縮小中心城區與遠郊區以及校際間差距。推動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并重的人工智能職業教育,鼓勵職業院校建設或校企共建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并加快打造“雙師型”人工智能教師隊伍。支持高校設置人工智能學科方向,加大投入人工智能領域學科,推動專業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2BX”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推進人工智能方向復合型人才培養。優化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并推動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示范。

市教委主任劉宇輝表示,“我們將積極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統籌謀劃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理性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共生,讓人工智能與教育相互賦能,并共同賦能未來。”(記者 任敏)

相關文章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 .47億元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有意義嗎?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

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