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滴滴出行平臺正式發布了《滴滴網約車文明乘車指南》(下稱指南)。該指南是在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見稿基礎上,結合公眾意見修訂的最終版本,對滴滴出行平臺內的快車、專車和豪華車等網約車服務均有指導和監督作用。
8月15日,滴滴出行對外公示了《滴滴網約車文明乘車指南》征求意見稿,在公示的短短7天內,就收到了來自網友的9576條意見反饋,其中90.2%的反饋者表示支持發布該指南。在眾多反饋中,最為高頻的內容分別是來自司機端的“等待”問題和來自乘客端的“服務”問題。
有司機表示,到達起點后需要等待乘客上車,可能會引發交通擁堵、違章等后果,同時也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空氣污染,建議推行司機等待2分鐘即可無責取消制度;部分乘客則表示,司機的服務缺乏統一標準,在溝通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摩擦,建議加強滴滴司機的服務水品和服務意識。
結合反饋與建議,滴滴出行平臺對指南進行了修訂,用戶可在滴滴App、微博和官方微信上查看具體內容。滴滴方面還表示,近期平臺會升級評價功能,未來還將公示司機對于乘客的評價機制,盡早發布雙向評價機制,維護司乘雙方的利益。
近期,滴滴在網約車規范方面不斷發出聲音,從發布指南到參與起草順風車安全標準;從推出女性、未成年人保護計劃到公示不誠信司乘用戶,每一步都預示著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網約車行業,正在政府的法律法規和消費者監管下,進一步提升了安全性,并逐漸走向正規化。(文/汽車之家 翁萌)
經歷了前些年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去年繼續實現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我國2017年全年新能源車產銷量已超77萬輛。與此同時,更多
2018-01-15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