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收盤,A股2021年正式收官。從全年來看,上證指數漲4.8%,深證成指漲2.67%,創業板指漲12.02%。三大指數年線均實現了三連陽。
A股重要指數中,滬深300指數全年跌5.2%,上證50指數跌10.06%,中證500指數則表現亮眼,全年大漲15.58%。
在指數持穩的背景下,結構性行情演繹的風生水起,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新能源板塊五彩紛呈,相關題材概念股大幅上漲。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021年年度十大牛股(剔除2021年上市的新股):
NO1、湖北宜化(565.94%),關鍵詞:大宗商品漲價
湖北宜化毫無疑問是今年十大牛股的“帶頭大哥”,雖然年度漲幅只有565.94%,但年內最大漲幅一度超過12倍。
自2020年二季度開始,大宗商品市場開啟一輪全面大牛市。以化工品、黑色系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創歷史新高,讓沉寂多年的化工行業翻身。
截至三季度,湖北宜化凈利潤達到14.87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虧損252萬元,2020年全年凈利潤也才只有1.1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宜化的股價起飛也是從二季度開始。進入第四季度,伴隨著以動力煤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湖北宜化的股價也從最高點回落了40%左右。
NO2、聯創股份(488.93%),關鍵詞:氟化工
聯創股份作為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化工企業,其股價的起飛起點是半年報的預告。半年報預告稱,預計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4000萬元至48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5858.99萬元。
半年報預告發布后的第二天開始,公司股價三連板,自此開始了一波幾乎沒有回調的上漲,而最大漲幅也高達8倍。
在2021年半年報中,聯創股份表示,公司將集中資源優先發展新能源相關產品。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光伏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發展速度呈逐漸加快趨勢;下游新能源電池汽車及儲能和光伏行業企業加快戰略布局,不斷提高產能,給上游原材料供應商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NO3、森特股份(470.84%),關鍵詞:光伏建筑一體化
森特股份的漲幅主要來自上半年,而契機是市場對光伏建筑一體化概念的炒作。
政策面,為加快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國家能源局擬在全國組織開展整縣(市、區)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
公司消息面,今年3月,隆基股份收購公司合計27.25%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7月15日,隆基與森特就BIPV達成合作意向,雙發將在共同研發與專利共享、品牌授權背書、市場營銷推廣、光伏組件供應與采購等方面達成全面合作,共同推動BIPV業務發展及項目實施。
中金公司認為,分布式光伏有望成為未來電網結構的變革者,具備充足的開發資源,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占比有望從近兩年的30-40%水平持續提升至50%以上,戶用光伏、組串式逆變器、BIPV環節有望受益。
NO4、江特電機(456.57%),關鍵詞:碳酸鋰
江特電機的上漲,其實自2020年11月份就開始了,背后則是公司業績的爆炸式增長。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468.5%,半年報凈利同比更是增長64倍,三季報亦有超10倍的增速。
江特電機稱,2020年12月開始,碳酸鋰業務外部環境持續向好,下游需求增長,其銷售價格同比有較大幅度上漲,公司碳酸鋰業務產銷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其營業收入及盈利能力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根據央視最新的報道,今年以來碳酸鋰已經迎來三波上漲。年初三個月電池級碳酸鋰便從5萬元/噸增長到8.6萬元/噸。經過4個月的盤整,到下半年的8月開啟第二輪上漲,從8.6萬元/噸漲至18萬元/噸。進入12月,從月初突破20萬元/噸到目前超27萬元/噸,報價已經接近30萬元/噸,月內漲幅超30%,同比漲幅更是超過400%,價格已刷新歷史新高。
NO5、九安醫療(440.87%),關鍵詞:妖股
自11月12日起,九安醫療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錄得23個漲停板,且期間多次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讓九安醫療成為年度最大妖股。
九安醫療的上漲動因與公司的新冠檢測產品有關。11月15日,九安醫療在互動易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釋放了兩個信息:公司的新冠試劑盒已經量產,并在美國電商平臺熱銷,且正與B端客戶和其他需求方接洽訂單。目前,公司月產能為1億人份。預計到2022年初,產能將增加到每月2億人份。
而在最新的公告中,九安醫療則表示,公司在之前的公告中披露的銷售情況不能代表利潤,因利潤與原材料成本、產品運輸費用等多項因素相關,故無法從銷售金額推算利潤情況。目前公司股價處于歷史高位,不排除未來有回落的風險。
NO6、*ST德新(439.45%),關鍵詞:鋰電、摘帽
*ST德新,全稱德新交運,因2020年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ST德新在2021年4月被披星戴帽。
*ST德新遭到爆炒,與大熱的新能源汽車題材有關。2021年4月,*ST德新收購鋰電設備公司致宏精密正式過戶,公司因此轉型鋰電行業。市場挖掘*ST德新,或正是看中其“困境反轉”的契機。
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目前公司已形成道路運輸與鋰電設備裁切模具雙主業運營,公司下屬東莞致宏精密作為業內領先企業,在高精度模具加工制造、新產品開發、模具結構優化設計、人才儲備、先進加工設備、優質客戶資源、營銷服務體系等方面具備競爭力。
NO7、藏格礦業(411.86%),關鍵詞:鋰礦
藏格礦業是年度十大牛股中唯一一只從年頭漲到年尾的個股,最后一個交易日大漲8.35%,股價刷新歷史新高。
整個鋰電板塊今年的熱度自不必提,坐擁鹽湖資源的藏格控股受到資金追捧也不意外。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8.25億元,同比暴增逾17倍。
對于業績增長,藏格控股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二級子公司藏格鋰業碳酸鋰銷量及銷售價格相比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子公司藏格鉀肥氯化鉀銷售價格相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資料顯示,藏格控股2017年成立藏格鉀肥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目前,公司實現了從超低濃度鹵水中“一步法”提純電池級碳酸鋰,解決了鹽湖超低濃度鹵水提鋰難題和鹽湖鋰產品硼超標等問題,極大提升了產品品質,降低了產品成本。
NO8、*ST赫美(387.74%),關鍵詞:重組
年初,*ST赫美股價一度最低跌至0.86元,瀕臨退市邊緣。財務方面,公司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分別虧損7942萬元、1.26億元、1.93億元。
但支撐其起死回生的則是一則重組公告。公告稱,深圳免稅集團有意向參與其預重整及重整程序,進行戰略型參股投資。
而最新進展是,截至12月30日,重整投資人已根據《重整投資協議》及《重整計劃》支付股份轉讓款,及專項用于赫美集團可能承擔違規擔保責任或涉歷史遺留問題清償責任的債權之現金清償部分合計6.02億元,款項已全額到賬。
NO9、精功科技(386.96%),關鍵詞:光伏設備
精功科技主營業務為從事太陽能光伏專用裝備、新型建筑節能專用設備、輕紡專用設備、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裝備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
其股價的啟動點與業績預增公告基本一致(7月中旬至11月底)。7月12日,公司發布上修半年度業績預估公告稱,公司上半年原預增3500萬元至5000萬元,修正后預增6500萬元至7500萬元,同比增長774.82%至909.41%。公司碳纖維生產線產品交付進程的提速,加快了公司報告期經營業績的提升。
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8375萬元,同比增長400%。
公司在最新的投資者互動中表示,目前,公司碳纖維生產線最大年產能為6條(套)左右,公司將盡最大努力確保已簽署并生效的碳纖維生產線合同的執行。
NO10、*ST眾泰(370.37%),關鍵詞:白酒、消費升級
*ST眾泰年內最大漲幅一度接近8倍,但最后一個交易月的回落,讓其屈居年度十大牛股榜末尾。
負債累累的眾泰汽車為何漲勢如此兇猛?除了游資的炒作,最大的原因恐怕非重整計劃莫屬。
1月12日,眾泰汽車對外宣稱意向投資人已處于盡調階段,不過根據意向投資人要求,對投資人信息不予公開。并表示,還有其他潛在投資者和預重整管理人正在接洽中。消息一出,*ST眾泰的股價從此開啟“瘋牛”模式。
最新的消息面,*ST眾泰12月29日公告,黃繼宏與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多方簽署了《委托協議書》,約定自簽署之日起36個月內,江蘇深商、萬馳投資、眾富同人、力馳投資、國民數字、葉長青、金貞淑將其持有的合計24.22%的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黃繼宏行使,因此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由無變更為黃繼宏。
三季報顯示,*ST眾泰前三季度凈利潤為虧損9.9億元。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