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批發價格已經上漲了大約440%,隨著天然氣價格暴漲,歐洲電力批發價格和汽油價格也持續上漲。根據德國幾大經濟研究所的共同預測,明年能源價格將升高近10%。全球進入碳中和博弈的大背景下,尚未走出新冠疫情影響的德國和歐盟的未來走向如何,能源供應至關重要。畢竟德國和歐洲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標。自9月26日德國聯邦議院大選結束,德國還未形成新一屆政府。目前呼聲最高的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的交通燈組合還處在組閣談判當中。氣候保護議題自選戰之初就是德國各大政黨形成共識的核心議題之一,能源轉型政策作為氣候保護的重要內容自然成為新一屆德國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的議題。
關于能源價格暴漲的原因,德國專家和媒體有不同的解釋。綜合來看主要的解釋有:第一,世界范圍內后疫情時期的經濟復蘇和由此產生的全球強勁的能源需求,這是歐盟委員和德國政府的首要觀點;第二,俄羅斯和歐佩克及掌握著天然氣和石油的龍頭,不向市場投放超過絕對必要數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德國政界和其他主流聲音特別指責俄羅斯為了加速北溪2輸油管道的批準和投產而故意不增加供給;第三,歐盟綠色新政和德國氣候保護目標的步子邁得過大,可再生能源供應跟不上,同時二氧化碳價格不斷上漲。將這一解釋作為德國及歐洲能源價格上漲重要原因的聲音在德國雖然還不算大,但是結合歐盟層面其他成員國對待化石能源嚴重的立場分歧,質疑可再生能源和激進的氣候目標這一態度已經對德國民眾心理和政策制定者造成一定干擾。還有德國經濟學家認為,歐洲央行的零利率政策也是造成能源價格過快上漲的部分原因。
有觀點擔心,這樣的價格大幅增加不是短期效應,可能意味著較長時期能源市場的劇烈波動,進而對經濟和社會帶來長期不利影響。德國有媒體評論:即使能源價格危機的急性癥狀在明年春天消失,能源市場的動蕩可能只是德國和其他國家民眾和企業長期負擔的開始。不過,也有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官員和經濟學家認為,這輪能源價格危機僅僅是短期現象,隨著2022年預期的全球通貨膨脹率降低,能源價格也將回落。
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現象,能源價格危機都會對當前和未來造成影響。
其一,能源供應安全受到威脅。德國和歐盟的化石燃料高度依賴進口。德國經濟部的能源數據顯示,德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硬煤和石油100%依賴進口、天然氣進口比例為99%。而歐盟消費的97%的石油也都必須進口,其天然氣對進口的依賴程度為90%。
其二,更多普通民眾陷入“能源貧困”,為新的社會問題埋下隱患。根據德國能源和水工業協會(BDEW)的數據,德國幾乎50%的家庭使用天然氣取暖,還有大約三分之一家庭使用燃油。今年冬季,大量低收入人群將受到價格沖擊。雖然目前德國的電力和天然氣供應商通過長期采購將用戶的風險盡量降到最低,但這并不能完全彌補當前的負面效果。對于德國私人用戶來說,今年上半年的電費和煤氣費雖然增幅不大,為4.7%,但是電力批發市場價格的劇烈漲幅需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在終端客戶顯現出來。有些歐盟國家受到的影響更大,歐盟勞工專員尼古拉斯•施密特(Nicolas Schmit)說,歐盟已經有數百萬人口身陷“能源貧困”。
其三,德國退出核電和煤電后的能源缺口將使德國短期內更加依賴天然氣,這又可能進一步推高能源價格。今年年底德國關閉最后六個核電站中的三個,明年關閉最后三個核電站,屆時德國將完全退出核電。根據此前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的試探性談判文件,未來德國可能將淘汰煤電提前到2030年。
其四,能源價格的快速上漲正在對德國工業產生影響,并且造成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繼續上升。根據聯邦統計局的新數據,9月份,德國制造商提價幅度創近50年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上升了14.2%,是1974年10月以來最快增速,而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價格跳漲。工業用電和天然氣價格的快速上漲意味著鋼鐵和金屬加工領域的許多中型工業公司將不再能夠在德國進行生產。德國鋼鐵和金屬加工貿易協會警告,作為“德國工業骨干”的中小企業正在消亡。雖然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德國和歐元區的通脹是暫時現象,但是人們對更高通脹的心理預期,會啟動典型的工資-價格螺旋,從而推動實際通脹。德國目前的電力成本位居歐洲前列。
其五,能源價格危機重新點燃德國和歐盟關于核電的討論。雖然反對核能在歐盟內部仍然占多數,但是在10月26日歐盟專門針對能源價格危機召開的特別峰會上,法國呼吁擴大歐洲核電,認為這將有利于促進歐盟能源獨立和實現綠色新政的氣候目標。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表示,歐盟需要核能作為一種"穩定的能源"。另外,波蘭和捷克等10個國家主張在歐盟層面將核能投資列為“綠色投資”,力圖推動將核電納入歐盟的碳中和計劃中。在這一議題上德國、奧地利等國持反核立場。對于歐盟委員會將作出的關于核能是否應被歸類為過渡性綠色技術的決定,德國新政府的定位至關重要。
到目前,在德國聯邦議院中唯一公開批評退出核能并希望扭轉局面的政黨是極右翼陣營的德國選擇黨。然而,由于能源價格跳漲,民眾出現不滿情緒,在RTL/ntv電視臺10月19日趨勢晴雨表民調中,42%的受訪德國群眾認為關閉所有核電站是一個錯誤。
如何應對當前能源價格危機?在德國國內,政策決策者表示在短期內應通過供暖補貼和能源減稅來應對,政治必須緩沖價格上升帶來的短期困難和危機,特別是對低收入家庭,避免產生社會后果。但從長期視角看,德國政府和主流能源專家的表態非常清晰:當前化石能源價格暴漲利好可再生能源發展,也符合碳中和計劃中通過提高碳排放成本來實現減排的初衷。因此唯有大力擴建可再生能源項目,減少化石能源依賴,才能從根本解決化石能源價格暴漲帶來的危機。因此德國新政府需要應對的挑戰是一方面短期緩沖能源價格的社會后果;另一方面,不能讓價格信號在氣候和能源政策領域失效。但是新政府希望通過擴建可再生能源項目實現氣候目標同時解決能源價格問題的想法,與相關政策所需巨大資金缺口之間存在較大矛盾。
歐盟層面,由于能源價格上漲對不同成員國的影響程度不同,加上本國能源結構各有差異,因此關于應對能源價格危機的出路,成員國之間出現明顯裂痕。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北部成員國拒絕將歐盟氣候保護計劃與能源價格上漲聯系起來,并警告說不要干預能源市場。短期措施足夠應對眼前危機。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代表的南部成員國敦促更多干預市場,希望徹底改革歐洲電力批發市場的價格建立機制,旨在將電價與天然氣價格脫鉤。還有波蘭和匈牙利等國將價格上漲歸咎于歐盟氣候保護計劃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歐盟碳交易市場。另外,歐盟委員會提出聯合采購天然氣、共同儲備能源等建議,都遭到一些成員國的反對,加上對待核電的不同立場,目前難以看到歐盟制定一個長期、統一的應對方案。
總而言之,德國新政府面臨的挑戰既來自國內,也來自歐盟。作為反對核能、支持激進氣候目標的新政府將要經歷巨大的壓力和能力測試。德國能否繼續在歐盟發揮領導力,推進歐盟綠色新政按計劃實施,還要面臨重重障礙。
(作者系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