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中國第一農業大省,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一直保持在全國第一梯隊。齊魯銀行作為山東省本土的一家城市商業銀行,自成立以來的市場定位即是“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并且制定了“深耕市內,擴疆縣域,做大山東,對接全國”的區域發展戰略。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近年來,齊魯銀行緊緊圍繞山東省縣域經濟發達的優勢,融入地域經濟發展特點,大力推進縣域金融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縣域金融與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縣域的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均不斷提升,持續打造戰略發展第三極。
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陽“黃瓜貸”、章丘“甜瓜貸”、即墨“正大擔保貸”、東營“黃羊貸”、莘縣“整村授信”、武城“辣椒貸”、高唐“錦鯉貸”……這些都是齊魯銀行近年來為支持鄉村振興因地制宜推出的金融創新產品。截至目前,共20款惠農助農特色產品對應發放貸款超過43億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對金融機構提出具體要求: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2017年齊魯銀行把發展縣域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納入全行戰略,將縣域金融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委員為副組長的縣域金融領導小組,全力服務“三農”改革發展,持續加大農村金融傾斜力度,努力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具體工作體現在:首先,加快縣域金融機制建設,啟動縣域機構改革。在山東省內的法人銀行中,齊魯銀行第一個成立了普惠金融部,下設縣域金融管理部作為二級部,統籌全行縣域金融推動工作。
2019年,探索在縣域支行成立普惠金融中心,專門受理縣域地區綜合信貸業務。目前,齊魯銀行縣域支行達到59家,超過全行網點數量的三分之一,成立縣域普惠金融中心42個,縣域金融從業人員760余人,同時,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服務點和鄉村振興服務平臺建設,當前已建成服務站110家。
其次,集中內部管理優勢,樹立特色齊魯品牌。齊魯銀行結合縣域特色,尊重農村客觀規律,深入調查研究,真正把求真務實融入縣域工作之中,對縣域機構開通“五單”業務管理機制,享有“單獨的人員編制”“單獨的考核體系”“單獨的授信政策”“單獨的產品體系”以及“單獨的資源配置”。結合各地區經濟結構,大力推廣“一縣一品”信貸模式,支持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經濟附加值高的主導產業。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齊魯銀行縣域支行存款余額619.32億元,較年初增長23.39%,貸款余額488.01億元,較年初增長32.36%;控股的16家村鎮銀行總資產113.98億元,較年初增長22.28%,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60.59%。
創新小微企業簡易開戶,解決小微信貸痛點
2021年5月20日,齊魯銀行濟南舜華北路支行打印出第一個小微企業簡易賬戶基本存款賬戶信息表,這是山東省推出小微企業簡易開戶服務以來,濟南市開立的首個小微企業簡易賬戶。
小微企業簡易開戶服務是嚴格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和“六穩六保”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實行小微企業簡易開戶服務,精簡客戶身份核實程序,快速開立功能相對簡單的銀行結算賬戶,滿足小微企業開業基礎金融服務需求,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安全、高效的銀行賬戶服務,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齊魯銀行表示,簡易開戶并非“一簡了之”,而是要以風險為本,對簡易賬戶實施貫穿開立到銷戶整個業務流程的風險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這對賬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守住風險底線,統籌做好企業賬戶風險防控與優化服務工作。
在服務小微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齊魯銀行通過金融科技創新,解決小微信貸的痛點。將大數據應用至客戶信息錄入、授信調查、貸中審查、貸后檢查等各個業務場景,在全方位提升作業效率的同時實現了授信業務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控,為線上業務的自動化審批夯實了堅實的基礎。推出多樣化信貸新品。比如,“稅融e貸”,該產品基于工商、稅務、法院等行政司法部門相關外部數據,以及客戶行為、人行征信等相關內部數據,以大數據風險評分模型、信貸策略為主要依據,實現電子渠道申請、自動審批、自助放款、貸后自動化監控預警管理模式的小額信用貸款業務。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齊魯銀行普惠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普惠金融各項監管指標全面完成,報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1.13億元,較年初增長31.9%,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3.75萬戶;經營性微貸余額114.96億元,較年初增長38%。
黨建引領驅動金融科技創新
依靠科技創新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成為近年來金融機構發展的新賽道。齊魯銀行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核心作用,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科技創新戰略部署,建立層層落實與反饋機制,統一全行思想、堅定轉型決心、培育轉型意識。
該行表示,科技投入呈逐年遞增之勢,每年科技投入要求至少達當年營業收入的2.5%;建立數字金融創新機制,從考核角度鼓勵創新、給予容錯空間;前臺與中后臺條線均建立各自的數字化轉型規劃與路徑,凝聚轉型共識、集中提升全行競爭力;提升科技創新后評估能力,提高項目投產分析與預判能力,及時退出重復、無效或低效的產品或系統,提質增效。
在上述目標的激勵之下,近年來,齊魯銀行在科技創新方面實現了多項突破。
一是實現“OTO”對公開戶新模式。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濟南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一次辦好”工作要求,運用大數據、爬蟲技術、多系統自動比對等技術手段優化開戶業務處理流程,通過統一交易入口、引入場景驅動、設定標準流程,逐步打造對公賬戶全流程管理。“OTO”開戶模式,即“線上預約+線下受理”,將賬戶業務部分工作前移和后置,有效解決對公開戶慢、開戶難的問題。
二是實現“一窗通”業務落地。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政銀合作共贏”的服務模式,該行通過政府與銀行聯動,企業工商注冊與銀行開戶聯動,實現了“一次提交、共享交換、同步辦理、限時辦結”的一站式服務新流程,“一窗通”業務平穩落地,壓縮了企業業務辦理時間,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的服務承諾。
此外,在服務對公實體經濟方面,建立了“銀企家園”公司金融服務平臺。服務民生場景方面,堅持“做市民身邊的銀行”理念,以“賬戶+支付”為支撐,積極拓展“互聯網+場景”應用合作,成功塑造出“融慧齊魯”綜合金融服務品牌。
齊魯銀行在金融科技創新方面的努力,得到了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可。獲中國人民銀行科技發展獎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山東銀保監局2019年度重點研究課題二等獎等。
28日-30日期間,齊魯銀行分別下跌9 98%、10 01%和7 65%,三天累計下跌25 18%。而同期銀行板塊下跌2 2%,上證指數則下跌0 45%。7月1日,資本更多
2021-07-02 11: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