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全球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同宣示: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
來源:第一財經 2021-10-16 01:50:56

10月15日,在云南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論壇上,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作為聯合承辦方之一,推動并技術支持36家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外資銀行及國際組織共同宣示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

在論壇上,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作為代表,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具體來看,宣示內容主要包括七個方面,分別是制定“生物多樣性戰略”;強化“生物多樣性風控”;確立“生物多樣性偏好”;加大“生物多樣性投資與創新”;做好“生物多樣性披露”;改善“生物多樣性表現”;促進“生物多樣性合作”。

其中,在加大“生物多樣性投資與創新”方面,宣示內容稱,可圍繞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領域,結合自身經營特點,積極發展生態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穩妥開展環境權益、生態補償抵質押融資,探索綠色并購融資、綠色資管、氣候債券、藍色債券等創新產品和混合融資模式,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積極穩妥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

據悉,全球投資于生物多樣性的資金需求非常大。據《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統計,除了對保護區等生態區域的直接投資,如果在考慮確保農、林、漁等產業活動的可持續性、城市水質保護等減緩現有生態多樣性損失措施的成本下,全球用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資金缺口在6300億~8900億美元。

但目前,80%的生物多樣性投融資來自于公共資金,如何最大限度地調集金融資源,支持生態修復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成為環境保護領域乃至全球經濟日益關注的議題以及積極努力的方向。而金融機構在其中扮演的作用至關重要。

WWF首席代表盧倫燕也表示,來自中國銀行業的宣示意義非凡。“金融部門在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的挑戰中發揮著核心作用,也面臨多種挑戰,比如缺乏統一的定義和標準、可獲得和可用的生物多樣性數據和風險管理工具、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相關的政策信號和市場條件、金融機構自身的能力建設,以及和各利益相關方的對話等等,WWF作為國際環保非政府機構,能夠為行業提供諸多支持。”

據悉,COP 15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論壇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WWF為聯合承辦方之一。論壇邀請來自國際組織、國內外政府部門、國內外金融機構、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媒體機構等單位的代表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框架下,就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的理論與實踐展開討論。

附《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全文:

我們,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的參與者、支持者和關注者,于2021年10月相聚中國云南昆明,致力于推動建立全球范圍生物多樣性與金融伙伴關系,充分探索和開發銀行業金融機構投資生物多樣性潛力,發揮金融支撐作用,實現生態友好、可持續、綠色、包容的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為此,我們36家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外資銀行及國際組織共同宣示:

一、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戰略”。積極了解《生物多樣性公約》,助力落實“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及全球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研究制定銀行支持生物多樣性的目標、路線圖和行動方案,完善生態友好型的授信政策,探索生態友好的投融資模式,提供生態友好型金融服務,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

二、強化“生物多樣性風控”。銀行在投融資活動中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支持,避免出現損害生物多樣性的行為。積極推進在治理結構和核心業務中強化生物多樣性相關的風險識別與防控。加強生物多樣性風險治理和風險防控體系的研究和建設,引導資金流向生態友好型項目,助力經濟發展向綠色和可持續方向轉型。

三、確立“生物多樣性偏好”。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綠色金融支持范圍,利用現有成熟的綠色金融產品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籌集資金。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氣候和環境治理之間的系統分析、協同增效。探索和開發商業可持續的生物多樣性投融資機會,推動金融資源向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傾斜。

四、加大“生物多樣性投資與創新”。圍繞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領域,結合自身經營特點,積極發展生態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穩妥開展環境權益、生態補償抵質押融資,探索綠色并購融資、綠色資管、氣候債券、藍色債券等創新產品和混合融資模式,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積極穩妥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

五、做好“生物多樣性披露”。加強銀行間生物多樣性數據信息共享,研究業務流程對生物多樣性數據信息披露要求,及時披露生物多樣性保護投融資禁入和支持政策、分類篩選、動態更新。

六、改善“生物多樣性表現”。支持和加強多渠道溝通宣傳,共同提升銀行、企業、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吸引生物多樣性保護投資。面向銀行從業人員開展生物多樣性主題教育和培訓,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和專業性。

七、促進“生物多樣性合作”。加強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主動參與國際準則的討論和制定,參與和利用現有的國際綠色金融合作框架,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合作。強化與社會團體、媒體的互動,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注入金融動力,樹立生態友好型銀行形象。

簽署機構

政策性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恒豐銀行

城商行及農商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徽商銀行、江西銀行、齊魯銀行、鄭州銀行、廣州銀行、富滇銀行、西安銀行、寧波銀行、青島銀行、北京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

外資銀行:東亞中國、匯豐中國、花旗中國、三菱日聯中國、恒生中國、三井住友中國、瑞穗中國、富邦華一銀行、華僑永亨中國、玉山中國、南商中國、國泰世華中國、開泰中國、永豐中國、蒙特利爾中國、首都中國、彰銀商業銀行、正信銀行、卡塔爾商業銀行、韓亞銀行、巴基斯坦哈比銀行

其他機構: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云南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南非標銀投資咨詢(北京)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業協會

相關文章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 .47億元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有意義嗎?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

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