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財經 >
三友醫療核心技術人員已流失過半 研發投入占比下降
來源:北京商報 2021-08-26 13:31:37

上市才一年零四個月,三友醫療(688085)核心技術人員的離職率卻出奇得高。8月25日晚間,三友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樂鑫離職,而這已是年內三友醫療第3位離職的核心技術人員。據了解,三友醫療上市時核心技術人員有5人,目前已流失過半,這也為三友醫療的研發能力畫上了一個問號。

北京商報

年內3名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8月25日晚間,三友醫療發布公告稱,樂鑫因個人家庭原因申請辭去相關職務并辦理完成離職手續,離職后樂鑫將不再擔任三友醫療任何職務。

據了解,樂鑫于2013年5月加入三友醫療,作為公司研發中心下屬的原注冊部的主任,負責建立新產品注冊所需技術文檔、與公司臨床醫學注冊部對接及支持公司新產品注冊等工作,主要負責和參與了三友醫療創傷和脊柱等產品的注冊工作。三友醫療表示,樂鑫的離職可能存在影響三友醫療研發注冊進程不能如期完成而使注冊延期的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三友醫療年內第3名離職的核心技術人員,而三友醫療上市時的核心技術人員僅為5名,分別是劉明巖、張文橋、馬宇立、鄭卜縱和樂鑫。半年內,三友醫療就有過半核心技術人員離職,目前僅剩劉明巖、馬宇立兩人。三友醫療在公告中表示,核心技術人員不斷離職,可能存在導致公司研發活動進展緩慢或不及預期的風險。

回溯過往公告,3月3日,三友醫療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張文橋和鄭卜縱離職。張文橋于2010年10月加入三友醫療,擔任研發總監;鄭卜縱于2013年11月加入三友醫療,擔任公司技術部主任。截至3月3日,張文橋在任職期間作為發明人之一已獲授權的專利有36項,鄭卜縱在任職期間作為發明人之一已獲授權的專利有13項。

張文橋離職后,研發總監一職由馬宇立擔任。三友醫療表示,目前,已離職核心技術人員的主要工作已交接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劉明巖和研發總監馬宇立等人負責。公司研發管理流程運行順暢,公司研發實力逐年增強,不存在高度依賴個別人員的情況。

據了解,張文橋、鄭卜縱、樂鑫三人均未直接持有三友醫療股份,而是通過南通宸弘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南通宸弘”)間接持股。截至3月3日,張文橋間接持有三友醫療0.82%的股份。鄭卜縱不僅通過南通宸弘間接持有公司股份,還通過混沌天成三友醫療科創板員工持股計劃10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間接持股,合計持有三友醫療0.0757%的股份。截至8月25日,樂鑫通過南通宸弘間接持有三友醫療0.0487%的股份。

上半年研發投入占比下降

根據三友醫療2020年年報,張文橋、鄭卜縱、樂鑫3人2020年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71萬元、39.88萬元、38.04萬元。另外兩名核心技術人員劉明巖、馬宇立2020年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125.44萬元及48.16萬元。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流失,尤其是高比例流失,或多或少會對公司的科研能力造成影響。

根據2021年中報,三友醫療上半年研發投入為2116.72萬元,同比增加850.47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11%,較去年同期下降0.32%。目前在研項目有11項,包括新型通用脊柱內固定系統、新型骨與軟組織損傷修復系統項目等,合計預計總投資規模在2.22億元左右。三友醫療目前研發人員有58人,占公司總人數的16.52%。

資料顯示,三友醫療于2020年4月9日登陸A股,專注于骨科植入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三友醫療在2021年中報中稱,經過多年的研發,三友醫療已經掌握多平面調節、多軸延伸和骨質匹配椎弓根螺釘技術,柔性延長臂經皮螺釘技術,內鏡輔助經皮椎間隙融合技術等核心技術。

但骨科醫療器械產品存在技術壁壘相對較高,獲得新產品許可的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受研發條件、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三友醫療在2021年中報中表示,公司存在不能按照預定計劃獲得新產品許可,或新產品研發成功后不能得到市場認可,從而無法達到預期經濟效益的風險。

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三友醫療實現營業收入2.61億元,同比增長73.51%;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7046萬元,同比增長85.36%。雖然業績呈增長趨勢,但三友醫療近期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卻并不如意。交易行情顯示,7月1日-8月25日,三友醫療股價區間累計跌幅為30.35%。截至8月25日收盤,三友醫療報30.39元/股,總市值為62.4億元。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三友醫療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但對方電話并未有人接聽。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丁寧)

相關文章

特寶生物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高管人數陡增至26名

上市一年半特寶生物(688278 SH)高管大變動。9月10日,特寶生物公布聘任新一屆高管情況,五名核心技術人員中4名升為副總經理,而王世媛卻突更多

2021-09-13 10:39:14
奧普特拋出重磅激勵計劃 營收凈利復合增長率均超20%

奧普特拋出重磅激勵計劃 營收凈利復合增長率均超

不到兩折買股票,蘋果供應商奧普特(688686 SH)拋出重磅激勵計劃,真可謂不惜血本留人才。11月22日晚間,奧普特披露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更多

2021-11-29 11:30:59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達3139億元 349

■本報見習記者 李正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一項重大工程,需要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與支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技術研發水平更多

2019-09-17 15:34:33

云南白藥大手筆分紅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7.43億元

云南白藥近日發布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7 43億元,同比增長10 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55 16億元更多

2021-03-29 08:30:23

研發投入逆勢增超12% 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持續穩步

2020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已全部結束,上市公司過去一年的經營成績單也完全亮相。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已發布年報的4283家上市公司2020年凈利更多

2021-05-06 08:29:10

欣旺達研發投入9年增近47倍 4395.98萬元收購惠州

作為鋰離子電池領軍企業,欣旺達(300207 SZ)擬進一步加大消費類電芯及動力電池兩大產業鏈的布局。7月28日,欣旺達發布對外投資公告,控股子更多

2021-07-30 16:49:02

科創板公司超九成實現營收增長 研發是發展核心內

作為資本市場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在后疫情時代,科創板上市公司繼續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科創板全部331家公司共計實現更多

2021-09-03 09:01:43

伊利股份營收、凈利再創新高 液體乳營收超400億

剛剛蟬聯全球乳業五強的伊利股份(600887 SH)健增長勢頭不減,再交亮眼財報。近日,伊利股份發布2021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更多

2021-09-06 10:12:54

三利譜上半年研發投入增1.38倍 連續四個季度凈利

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三利譜(002876 SZ)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根據最新業績預告,三利譜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更多

2021-09-29 11:36:52

18個城市研發投入大數據:北上深前三,蘇州逼近廣

位居第五的蘇州,研發投入達到762億元,與廣州的差距僅有13億元,差距比上一年縮小40億元。若按照當前的趨勢,未來蘇州研發投入很可能趕超廣州。更多

2021-12-14 16: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