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近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會議指出,第三季度將繼續嚴格落實降機構數量、降行業規模、降涉及人數的三降要求,整改基本合格網貸機構將于四季度納入監管試點。
對此,湘財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員祁宗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2016年4月份起,國家開始啟動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網貸行業發展亂象。近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明確了網貸專項整治時間表,這表明網貸整治已經進入深水區。
祁宗超表示,網貸行業的發展初期很好地解決了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也符合國家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戰略。不過,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也開始出現亂象,平臺跑路時有發生,給投資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給金融系統帶來潛在風險。
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出現的問題平臺數量達90家,月均問題平臺數量為15家,較去年月均的56家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總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46家;而上半年轉型及停業的平臺數量達到46家,月均轉型及停業平臺8家,較去年月均的55家,已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這說明網貸行業經過去年的風險集中釋放后,出現問題及不規范的平臺已逐步退出市場,行業內的優質規范平臺逐步沉淀,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祁宗超分析稱,在監管“三降”的要求下,6月網貸行業成交量達893.8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0.86%,行業整體趨于理性,結束了野蠻生長的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祁宗超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網貸行業得到有效整治,逐步減少跑路及提現困難的案例,推動部分經營困難平臺良性退出。特別是,在我國宏觀整體進入穩杠桿階段,網貸整治時間表的推出有利于穩定行業預期,穩步推進行業內困難平臺的出清,有利于結構性去杠桿繼續推進。
蘇寧金融研究員高級研究員陳嘉寧7月8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實現了各網貸平臺數據的收集和監管,根據有關信披標準,各個網貸平臺會在月初將上個月的運營數據進行上傳,并接受監管。這對于問題平臺實現“良性退出”有著較大幫助,使得風險逐步得到釋放。同時,對于存在違法犯罪的平臺,公安機關的及時介入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了投資人的權益。
展望未來,陳嘉寧認為,今后我國網貸行業會如同當今的銀行業一樣,出現幾個頭部的大平臺來主導市場,而區域內也會出現若干個有特色的中小平臺,至于其他小微平臺會逐步被市場淘汰。另外,未來也會由專門的監管機構,來開展牌照化、法制化、常態化監管。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到了一組全新一代E級敞篷版車型的國內路試諜照。新車采用了軟頂機械敞篷結構,造型與海外版新E級敞篷車型相同。奔更多
2018-01-08 15: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