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期貨公司投資收益占當期凈利潤比重較高,能否順利實現A股IPO還有待觀察
■本報記者 王寧
日前,永安期貨發布了今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公司首季營業收入高達50.7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4億元,其中,投資收益為2.26億元,投資收益占凈利66.5%;其他收入為43.27億元。與此同時,永安期貨還發布了公司股票暫停轉讓進展的公告。
有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永安期貨股票暫停轉讓或與轉板A股有關。目前監管層支持期貨公司IPO,就永安期貨轉板來看,基于公司的業務收入結構,風險管理業務占主要構成,不過這與能否順利實現A股上市還有待觀察,畢竟投資收益占當期凈利潤的比重也不低。
《證券日報》記者就此向永安期貨相關人士求證,但并未得到肯定回復。
投資收益占比較高
日前,永安期貨發布了一季度報告稱,公司首季營業收入為50.7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4億元,其中,投資收益為2.26億元,其他收入為43.27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梳理發現,雖然在營收方面,永安期貨營收結構主要依靠其他業務收入(其中包括風險管理業務),但投資收益在凈利潤的占比中,占據了較高比重,為66.47%。與同期相比,一季度永安期貨的各項財務指標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7.58億元,凈利潤為3.3億元,其他收入為20.38億元,而該年的投資收益高達4.57億元;可以看出,投資收益在凈利潤的占比較高,為138.48%。
同時,從2018年全年來看,永安期貨去年實現營收為159.15億元,其中其他收入為137.48億元(包括風險管理業務),凈利潤為8.88億元,但投資收益為10億元;全年投資收益占當期凈利潤的112.61%。
事實上,早在2015年一季度,永安期貨投資收益僅為145.33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2%;該年首季凈利潤僅為7272萬元。
此外,通過梳理發現,永安期貨在研發投入方面占比并不高。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永安期貨研發投入僅為57.76萬元,去年全年投入不過26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0.02%,同比下降22.30%;2019年一季度研發投入尚未公布。
在永安期貨發布一季報后,還發布了關于公司股票暫停轉讓進展的公告。公告稱,公司的重大事項工作正在推進中,仍存在不確定性。為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保證信息披露公平,避免引起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公司股票將繼續暫停轉讓。
有知情人士透露,永安期貨此次的重大事項,是擬轉板申請主板掛牌上市。《證券日報》記者隨后向永安期貨相關人士求證,但對方并未給予肯定答復。
期貨公司IPO還有多遠?
期貨公司IPO話題由來已久,尤其是在行業對外開放背景下,監管層也公開表示支持期貨公司上市。例如,日前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公開表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進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A股上市,提升機構整體實力,培養行業中堅力量。
記者查閱數據發現,在2006年5月份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中規定,除金融類企業外,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項目不得為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借予他人、委托理財等財務性投資,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以買賣有價證券為主要業務的公司。
與此同時,在2008年頒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后,2011年11月份,證監會對這一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在第十一條之后另加入一條,對上市公司收購資產中屬于金融、創業投資行業如此表述:“上市公司購買的資產屬于金融、創業投資等特定行業的,由中國證監會另行規定。”至此,也堵住了金融類機構未上市,但欲嘗試通過并購重組來實現上市的道路,這或為中國國際期貨全部資產未能被中國中期收購的原因。
由此可見,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以銀行、保險、證券和期貨為主的金融機構,是可以單獨實現A股上市的。
永安期貨作為行業領軍者,如果正在推進轉板A股事宜,最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期貨第一股。不過,按照此前監管要求,永安期貨能否順利上市,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通過梳理永安期貨2018年營業收入構成來看,以風險管理業務為主的其他收入,占據了主要的營收構成,不過,其投資收益與當期的凈利潤相比,占比也較高。
永安期貨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包括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利息凈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匯兌收益、其他業務收入、資產處置收益、其他收益等,其他業務收入主要為公司全資子公司永安資本的現貨貿易業務收入。由此可見,風險管理業務為全年的營收貢獻了較大比重。
不過,投資收益與凈利相比占比也不低。2018年年報顯示,永安國富作為永安期貨的聯營企業,營業收入為12.82億元,凈利潤為4.67億元,確認投資收益為1.5億元,永安國富向永安期貨發放現金股利為1.32億元。
永安期貨2018年年報表示,公司自有資金投資業務是指通過戰略性投資、財務性投資和資本市場運作,促使公司實現更高的資本回報和更快的業務增長。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期貨公司IPO沒有專門的限制政策,但與影視、游戲、互聯網金融一樣,都設置了隱形紅線,且在A股市場,以投資金融市場為主的金融機構,例如投資證券、期貨等,是很難實現A股上市的。
“如果期貨公司能夠堅持以風險管理和經紀業務為主營業務,且降低投資收益與凈利潤的比重,這或許就符合了‘脫虛向實’的監管要求,期貨公司IPO之路或將不遠了。”這位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2015年12月份,證監會暫停了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并要求對“前期融資的使用情況開展調研”,以明確募集的資金是否投向實體經濟。2016年5月份,新三板叫停了包括私募機構、小額貸款公司在內具有金融屬性的企業在新三板的掛牌;并要求已掛牌企業提交整改報告,限期未達標者將被強制摘牌。
永安期貨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截至發稿,永安期貨股價報25 88元 股,漲幅44 02%。更多
2021-12-23 15:16:10永安期貨今日繼續一字板漲停,為上市以來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收盤價已較發行價上漲超過110%。更多
2021-12-29 20:41:13受益于期貨市場交投活躍度提升,期貨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熱度正盛。12月23日,期貨一哥永安期貨(600927 SH)正式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交易。截至1更多
2021-12-31 11:38:55不便宜更多
2022-01-04 20:17:39國際航空運輸協會4日表示,盡管面臨成本上漲壓力,2018年全球航空公司盈利穩定,預計凈利潤將達338億美元。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更多
2018-06-04 16:23:15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張璐)千億市值的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順豐控股,002352 SZ)借殼上市以來,首次遭遇年度凈利潤下滑。順豐更多
2019-03-01 14:30:03■本報記者 呂東 向炎濤昨日晚間,工商銀行發布了2018年年報,再加上前一日建行也發布了2018年年報,國有大行的經營業績逐步浮出水面。值更多
2019-03-29 10:55:06■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徐一鳴編者按: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已進入密集披露期。統計顯示,截至4月2日,滬深兩市共有1193家上市公司披露更多
2019-04-03 09:00:52■本報記者 王寧昨日晚間,興業證券發布了2018年年報。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 99億元,實現凈利潤5 75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更多
2019-04-03 09:34:43■本報記者 曹衛新 見習記者 陳紅日前,晶瑞股份發布年度報告稱,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8 11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21 8更多
2019-04-11 15: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