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在此之前,央行已經連續18日暫停逆回購。3月20日起至4月15日,央行均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本周影響資金面的因素較多。本周是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到期時點,4月17日,有3675億元MLF到期,這又正好趕上稅期高峰時點4月18日前后,再疊加月中的地方債發行高峰,多因素疊加之下,給資金面造成較大擾動。
因此,即使在16日逆回購重啟后,貨幣市場利率仍然繼續上行。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各期限利率繼續走高,7天品種升至2.81%附近,隔夜品種升至2.89%附近。
逆回購重啟后,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7天品種上行幅度收窄至1.5個基點到2.79%附近,隔夜品種上行幅度相對較大,上行8.6個基點至2.88%附近。上周三開始,市場資金利率已經開始明顯走升,上周三,Shibor隔夜品種僅為2.28%左右,7天品種則是在2.65%附近。
此前,市場分析人士就預計,公開市場操作本周將重啟。明明債券研究團隊此前表示,目前貨幣市場利率已經明顯上行,考慮到央行維護短期利率走廊的安排,公開市場重啟在望。
而日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第一季度例會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這被部分市場人士理解為貨幣政策往偏緊方向的調整。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第一季度例會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首席研究員明明認為,“把好貨幣政策的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思路在一季度的公開市場操作中已經有所體現,本次例會重提是對此前貨幣操作邊際收緊的確認。一季度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更偏謹慎,1月連續兩次降準釋放大量流動性,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從資金面情況看,央行多次連續多日暫停逆回購操作,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7天品種(DR007)中樞繼續下移至政策利率之下,但波動性明顯增強,利率波動范圍擴大,貨幣政策已經體現邊際收緊。
“短端利率波動的加大和央行在公開市場中有節制的投放,都釋放出貨幣政策微調的信號。”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由于經濟與金融市場出現改善跡象,貨幣當局的政策重心也有所調整,再提戰略定力與貨幣閘門。在貨幣政策操作層面,這意味著引導M2與社融適度增長、把握好逆周期調節的力度、調整優化金融體系結構,而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必要性下降。不過,如果經濟出現邊際放緩的跡象,貨幣政策可能再度微調。
“但這并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明明認為,央行一季度例會的這種表述是對過去的總結,而非未來的長期安排。未來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金融基本面的變化預調微調,在保持穩健取向中左右搖擺而非取向逆轉。
明明表示,一季度的信貸和經濟基本面都有超預期表現,后續的信貸和經濟表現能否持續仍是貨幣政策邊際調整的依據,松緊適度、靈活微調。一方面經濟雖有回暖但仍處于底部,仍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國債和地方債發行量增加、地方隱性債務化解都需要低利率環境,出于財政、貨幣政策協調考慮,不支持貨幣政策大幅收緊。
(經濟日報 記者:陳果靜 )
■本報記者 劉琪在暫停15個工作日后,央行于11月18日重啟逆回購——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8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逆回更多
2019-11-19 1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