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險企頻頻通過發債補充資本,資本補充債也成為險企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補充現金流的主要手段之一。
從行業發債整體情況來看,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前三季度,有7家險企獲批發行債券,累計金額達445億元。而同期,險企獲批的股東增資額僅218億元,股東增資額不到發債額一半。
從險企發債額高低依次排序來看,分別為人保集團(180億元)、人保壽險(120億元)、中再財險(40億元)、農銀人壽(35億元)、幸福人壽(30億元)、中英人壽(25億元)、英大泰和財險(1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險企已發債券今年三季度的跟蹤評級結果,《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中債資信等評級機構對16家險企存續期債券今年三季度的跟蹤評級報告發現,出具的評級結果均呈“穩定”。
發債是股東增資的兩倍
今年以來,我國保險公司境內新發債務規模大幅回升。對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險企發債額更是險企股東增資額的兩倍有余。
從發債情況來看,由于保險業務特性及監管對保險公司債務融資上限的嚴格控制,加上2017年以來利率上行趨勢,去年險企的債務融資需求仍呈上升態勢。
今年以來,受前兩年行業改革轉型積累的壓力和資本需求的逐步加大,險企境內發債情況大幅回升。今年前三季度險企合計發債445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349.5億元。
實際上,2015年1月份,央行和保監會聯合下發《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宜》,明確了保險公司或集團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具體要求。自此以后,保險公司發債的情況屢見不鮮。
2015年放開資本補充債后,有13家保險公司獲批,累計發債規模801億元;2016年規模大幅減少,僅有4家保險公司獲批發債295億元;到2017年,這一數字又增加至349.5億元。
從今年不同險企發債規模來看,保險集團發行規模最大,人身險公司發行規模次之,財險公司再次之。從債券類型來看,上述險企發行的均為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
整體來看,上述7家險企發債主體中,大型保險集團等國企發債規模較大,外資險企發型規模較小,這也符合監管對險企發債條件的限制。
銀保監會此前下發的《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保險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連續經營超過三年;上年未經審計和最近一季度財務報告中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最近三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銀保監會要求的其他條件。
存續期債券評級多數“穩定”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16家險企的存續期債券三季度評級報告顯示,中債資信等評級機構出具的評級結果均呈“穩定”,既沒有上調評級,也沒有下調評級。
這16家存續期債券主體包括平安人壽、平安產險、人保財險、人保壽險、人保健康、太保產險、天安財險、天安人壽、幸福人壽、長安責任、中再保險、中華聯合、陽光產險、陽光人壽、農銀人壽、建信人壽。
例如,中債資信對太保產險出具的2018年資本補充債三季度定期跟蹤評級信息顯示,太保產險整體經營情況穩健,信用質量未發生重大變化,維持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維持本期債券信用等級為AAA。
從目前國內險企存續期債券的整體情況來看,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近期發布的《2018年下半年中國保險行業信用風險展望》表示,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保險公司存續債券共64只,包含39只次級定期債券(含次級定期債務,下同)和25只資本補充債券,合計存續規模2249.43億元;除1只次級定期債券期限為15年期外,其余63只債券的期限均為10年期。
從債券到期期限分布來看,2024年-2026年,以及2028年將是債券到期的高峰期,到期規模分別為356.03億元、654億元、440億元和420億元,占存續債券總規模的比重分別為15.83%、29.07%、19.56%和18.67%,到期分布結構相對分散。
從存續債券的主體級別來看,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財險公司存續債券涉及的主體有37家,根據Wind資訊數據,已知主體信用級別的有22家,其中AAA的有14家,AA+的有4家,AA的有3家,AA-的有1家,發債主體信用品質整體較好,且較上年無級別變化;發債主體中除安邦人壽因被接管而維持“負面”的評級展望外,其余主體展望均為穩定。
從2018年上半年的評級變動來看,財險發債主體信用均無評級調整情況,僅1例債項評級調整系中債資信將平安財險發行的資本補充債券“15平安財險”債項級別由“AAA-”上調至“AAA”;人身險公司和保險集團的發債主體信用和債項信用均無評級調整情況。總體看,2018年上半年,我國保險行業境內發債企業整體信用狀況較好,且保持穩定。(蘇向杲)
昨日,備受資本市場矚目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公布發行結果,已中簽的333 31萬股新股被棄購,棄購金額為4590更多
2018-05-31 17:13:20近期,A股市場上市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頻繁發布增持計劃或進展公告。有券商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發布增持計劃可以給個股帶來超額更多
2018-07-26 12:02:22近日,兩岸首家合資消費金融公司——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公司獲準開業,擬于10月22日正式對外服務。9月份,中信集團、中信信托和金蝶國際籌更多
2018-10-12 14:07:17中國網財經10月15日訊 (記者 楊暢) 近日,有用戶在投訴網站中投訴信而富騙用戶充189白金會員,卻屢次借款失敗。,記者在信而富APP客服界更多
2018-10-15 16:30:04今年以來41家民資上市公司宣布牽手國資,其中近七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質押股份數占所持股份的比例超80%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更多
2018-10-22 08:39:01國有上市公司扭虧步伐正在加快。《經濟參考報》日前獲悉,國資委正在擬定相關政策,強化上市公司管控,價值創造能力有效提升,下一步將進一更多
2019-02-14 16:22:43■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昨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透露,已于近日完成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入股,持有中金公司港股約更多
2019-02-20 16:14:56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對于年報披露過程中發現存在真實性、規范性、透明性等問題重拳出擊,嚴格規范——證監會將強化上市公司更多
2019-03-25 11:22:07精華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出售參股子公司股權的公告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真實、準確和完整,并對公告中的虛假記載、誤導更多
2019-03-25 14:43:44記者溫濟聰從上交所獲悉:河北交通投資集團公司2019年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于近日通過上交所掛牌條件確認。本次公司債券募集資金50億元,其中更多
2019-04-01 1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