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資訊通研究員彭卓實習生萬超凡綜合報道
據央視財經報道,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即將投產。將全部采用光伏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制氫規模達到每年2萬噸,也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綠氫項目。業內人士透露,預計將來整個石化行業通過綠電變綠氫,至少是千億級的產業規模。
(相關資料圖)
截至8月15日A股收盤,數據顯示,氫能源指數(885823.TI)上漲1.16%。成分股中,同飛股份漲停,南網科技漲11%,晟輝科技、凱美特氣、長盈精密漲超8%。
氫能是實現深度脫碳的有力抓手,未來將成我國終端能源重要組成部分
華創證券認為,氫是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同時應用場景十分豐富的二次能源。氫能的熱值高達120MJ/kg,是同質量標準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2-4倍。氫氣在各種物理和化學變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可以用作儲能、發電和各種交通工具的燃料。氫能正在成為全球深度脫碳完成能源體系變革的重要一環。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
華創證券統計,截至2021年末,中國已經實現了氫氣產能約為4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300萬噸/年。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測,到2050年氫能占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占比至少將達10%,需求量將超過6000萬噸,能夠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約7億噸。氫能會是我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
地方政策密集出臺,推動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中央在政策層面對氫能源行業持續加碼,對氫能上下游多領域進行部署。主要政策包括: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中,首次將氫能上升至國家能源戰略地位,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6月,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指出要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利用,打造規模化的綠氫生產基地,積極探索進化工、煤礦、交通等重點領域的替代應用。
我國氫能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在技術裝備方面自立自強是保障氫能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此中央下達多項政策鼓勵各關鍵環節的技術創新,如《“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中提出,重點任務是攻克高效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和燃料電池關鍵技術,推動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
圖片來源:申萬宏源證券
綠電制氫相對于傳統制氫方式極具優勢,有望實現氫能的大規模運用
華創證券指出,按照氫氣的來源進行分類,可以將氫氣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目前制氫方式多以化石能源為主,綠氫占比低。“綠氫”則是指使用可再生能演發電電解或是光解制取的氫氣。其中,原料主要是水,電解的電力來源是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2020年,中國制成的氫氣來源和占比分別為煤炭64%,工業副產21%,天然氣14%,電解水1%。并且在電解水當中使用綠電的比例要更低。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
通過對不同技術路線制備氫氣的方式進行對比可以看出,使用傳統化石能源制備氫氣的技術均比較成熟,成本相對低廉,不過碳排放量也相對較高,沒有實現減碳的目標。也有部分原材料為化石能源同時碳排放量很少的制備氫氣的方法,不過成本也十分昂貴。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
華創證券認為,制作“綠氫”的過程中,電費是電解水制氫的主要成本。但根據能源研究所測算,到2050年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的度電成本都會出現大幅下降。以光伏發電為例,其度電成本在分別將在2035年和2050年降低至0.2元/度和0.13元/度。在綠電價格持續下降的情況,綠電制氫的成本也隨之出現了比較大的下滑。據測算,在0.2元/度的電價成本和5000小時的設備利用時間下,制氫成本將低至20元/kg.該成本線也是氫燃料電池該氫能應用大規模發展的經濟性前提。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
投資建議:關注綠氫產業鏈中關鍵零部件企業以及綠氫產業龍頭
華創證券認為,電解槽和質子交換膜是綠電制氫亟待關注的投資方向。在2025年國內預計仍在商業化和規模化前期的可再生能源制氫產量達到20萬噸,整個可再生能源制氫的設備市場空間將達43.71億元。同時被國外企業壟斷的質子交換膜,目前已經有國內企業正在建設相對中低端的質子交換膜產品進行自主創新。氫能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載體能夠廣泛應用于國民生產的各個領域。制氫環節作為氫能生產的源頭,使用成本持續下降的綠電電解水制氫,能夠加速氫能盡早實現商業化。
機構推薦個股
寶豐能源(600989.SH):公司擁有30臺電解槽,年產2.4億標方“綠氫”和1.2億標方“綠氧”,此后每年均可增加30臺電解槽,增加“綠氫”產量2.5億標方左右。“綠氫”“綠氧”產量逐年增長,10年補氫實現碳減排217萬噸/年,預計2045年可達成“碳中和”目標。
東材科技(601208.SH):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廣州艾蒙特投資建設年產5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項目,投資金額5320萬元。項目定位于生產電解水制氫、燃料電池等領域用質子交換膜。
美錦能源(000723.SZ):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參股了北京環宇京輝京城氣體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擁有500m/h 水電解制氫裝置(綠氫)。同時公司也在積極關注綠氫發展,綠電制綠氫的項目也在積極洽談中。
(報告來源:申萬宏源證券、華創證券;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見習記者 徐一鳴5月16日,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主辦的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在北京開幕。據悉,本次大會的主題為規劃人工智能更多
2019-05-17 16:36:36【央行:2021年股票市場主要股指上漲兩市成交金額增長明顯】2021年,債券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國債收益率整體震蕩下行;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多
2022-01-30 12:21:01【盤后機會挖掘匯總:市場規模或達千億級別!誠達藥業20CM漲停新冠治療概念爆發】今日(3月3日)A股高開低走,創業板指領跌,滬指表現相對抗跌。更多
2022-03-03 18:01:14抗原檢測試劑獲大面積使用,市場規模或超2000億元,19家公司產品已獲批。一季報行情啟動,6股年報、一季報凈利潤均翻倍(附股)。更多
2022-03-28 10:10:29【產業鏈投資計劃已超1 2萬億!新型儲能新增規模突破2GW!儲能市場規模化發展開啟】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更多
2022-04-26 19:46:39【國內肝藥市場規模預計達千億15只概念股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4月26日板塊多數飄綠,抗肝炎概念成為少有的上漲概念。千紅制藥逆市2個漲停,振更多
2022-04-27 07: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