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杭州400年老字號企業張小泉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成為“A股刀剪第一股”,發行價每股6.9元,盤中最大漲幅一度達到460%。截至收盤,股價報收于34.09元/股,大漲394.06%,市值53.18億元。
從0到1 杭州老字號企業的資本蛻變
“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興,南有張小泉。”在中國的刀剪界,張小泉向來是一塊響當當的招牌,而這一品牌與杭州有著十分深厚的淵源,它與孔鳳春“杭粉”、王星記“杭扇”、都錦生“杭錦”、宓大昌“杭煙”并列被稱為“五杭”。
相傳在明崇禎年間(1628年),皖南黟縣制剪高手張小泉帶著兒子近高來到杭州,開設“張大隆”剪刀店。因采用浙江龍泉的好鋼作原料,打磨工藝精湛,樣式精美,經久耐用,從而遠近聞名。清乾隆年間,張小泉因為品質上乘,被欽定為“宮廷御用剪”。到了近代,“張小泉”依然十分活躍,頻頻亮相國際展會,其中包括1909年南洋勸業會、1926年費城世界博覽會、巴拿馬博覽會、首屆西湖博覽會等,并獲得相應獎項。
2006年,張小泉被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
張小泉巨大的品牌效應,引起了浙商們的注意。2007年,富春董事長張國標帶領富春集團,以1.2億元的價格收購張小泉集團70%的股權,自此開啟了張小泉的資本之旅。
此次伴隨著張小泉的上市,這一老字號的杭州品牌也完成了自己從0到1的資本蛻變。
2020年,張小泉營收達5.7億元。今年上半年,張小泉實現超3億元的營收,凈利潤4425萬元,均較去年同期增長三成多。招股書顯示,張小泉2020年剪具的銷量為2932萬把,刀具為621萬把,刀剪套裝172萬件,合計3725萬件,相當于每天賣出10萬多把刀剪。
這樣一張成績單,和杭州老字號企業及時轉變銷售思路、與時俱進的戰略定位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400歲的張小泉來說,制造業始終是根本,而發展電商、活用資本是企業發展的“點睛之筆”。2018年-2020年,張小泉線上銷售收入占比不斷提升,從35.54%逐步增加到48.16%,達2.7億元,幾乎與線下持平,其中僅張小泉天貓旗艦店、張小泉思優普專賣店兩家的銷售額加起來,就超過了1.5億元。
老字號的企業始終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態,這或許是張小泉始終散發活力的一個秘訣。在一次媒體采訪中,張小泉總經理夏乾良透露,“2020年在一次和薇婭的合作中,張小泉400多元的套刀在幾分鐘內銷售額就突破了百萬元。”
2021年杭州制造業企業正在強勢崛起
2021年,杭州企業的IPO之路依然保持著自己特有的節奏和活力。除張小泉上市外,年初上市的祖名股份、“中國筷子第一股”雙槍科技,以及即將登陸資本市場的杭州絲綢品牌萬事利,我們可以發現杭州實體制造業的力量正在強勢崛起,并向中國資本市場展示來自杭州制造的獨特魅力。
杭州某券商投行保薦人士告訴記者,“在大家的印象中,杭州是一個互聯網基因非常發達的城市,實際上杭州的制造業也絲毫不遜色。今年以來,杭州有22家企業IPO,其中制造業企業13家,占大半。大家耳熟能詳的制造企業,比如‘中國豆制品第一股’祖名股份、‘筷子第一股’雙槍科技、‘刀剪第一股’張小泉,基本都是各個細分領域里的‘隱形冠軍’。此外,涉及珠寶銷售的曼卡龍、智能電網領域的杭州柯林、光學光電子元器件領域的美迪凱、快速診斷試劑領域的奧泰生物,同樣十分具有競爭力。”
如果把整個盤子放大到杭州制造業知名企業,杭州的優越感會更加突出。海康威視、吉利控股、萬向錢潮、杭齒前進、杭氧股份等,都是全國范圍內知名度極高的杭州制造品牌。上述投行人士補充道,在杭州,制造型企業經久不衰,并以極大的熱情迎接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很多龍頭企業已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制造業領域中的單項冠軍、各個細分領域“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為中國實體經濟的崛起貢獻杭州力量。在資本市場,張小泉、祖名股份、雙槍科技、萬事利等制造名企紛紛踏上資本化的道路,將吸引更多的杭州制造企業拓寬思路,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創造可能性;與此同時,資本的不斷注入,又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支撐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助力杭州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走出杭州、邁向世界。(記者 林司楠)
京新藥業(002020 SZ)持續深化中藥產業布局。11月8日晚,京新藥業發布公告,公司擬以2 05億元收購元金健康持有的沙溪制藥99%股權及京新控股更多
2021-11-10 10: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