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普信資產爆雷規模或達200億 員工規模一度接近恒天財富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1-01-20 08:48:26

作為一家知名的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普信資產在2020年已經爆雷,波及客戶超過4萬人。因普信資產和其董事長管環宇分別控制了一張獨立的基金銷售牌照,此舉已有違證監會發布的《公募基金銷售新規》。

普信資產是一家低調但龐大的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短短幾年內的擴展,讓員工規模一度接近龍頭老大恒天財富,但在2020年初卻徹底爆雷了。多位投資人和普信資產員工透露,公司存續規模至少130億元,甚至可能達200億,波及客戶超過4萬人。

《紅周刊》記者了解到,普信資產和其董事長管環宇分別控制了一張基金銷售牌照,此舉有違《公募基金銷售新規》。其與多家存在關聯關系的私募殼公司共同募資,有的基金投向了如天寶食品這樣的退市公司。此外,普信還通過地方金交所發行產品募資,部分產品存在自融嫌疑。

爆雷規模或達兩百億,涉客戶超4萬

員工規模一度接近恒天財富

2018年以來,信托、理財爆雷不斷,平臺甚至頭部平臺整體爆雷從不可想象到愈加頻繁。繼安信、鉅派、四川信托等爆雷后,《紅周刊》記者近期獲悉,知名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普信資產在2020年初就已爆雷,震動業界。

目前為止,普信官方并未披露其管理規模。不過此前業內傳言,爆雷規模在百億元以上。普信員工李先生向《紅周刊》記者透露,據其了解,普信的存量管理規模至少有130億元,“最近我們才了解到,普信還動用了一些此前我們不知道的殼公司來募資。比如30萬元以上的產品基本都是通過金交所發行,但還有大量所謂的‘小保理’產品沒有通過金交所發行,這些產品的底層真實性、產品真實性都存疑。因此總的管理規模可能達200億!”

長期關注普信的職業投資人邢女士也向《紅周刊》記者透露,“普信2019年時,月度募資就能超過30億,加上過去兩年的高息成本,存續總規模200億元可能都不止”。

對于普信的爆雷,《紅周刊》記者采訪了多位普信客戶、員工、業內人士,聽到了多種說法:(1)普信方面解釋稱,2019年底時部分國資背景的股東撤資,引發流動性緊張;(2)2020年疫情沖擊,導致業務無法正常開展;(3)普信募資的底層資產不少是大宗商品,2020年初物流中斷、資產無法盤活。

對于上述說法,邢女士直言,“直接原因就是募資無法再持續了”。

在采訪中,多位受訪對象表示,普信在經營中采取了高舉高打的發展策略,規模擴張迅猛。李先生是2018年加入普信的,他透露:“普信員工最多時,應該是在2019年中期,接近5000人,其后有小幅裁員。”

記者了解到,雖然這5000員工人數比理財行業的“老大”恒天財富略小一點,但在管理規模上,相比恒天卻要小得多,之所以如此,與普信較低的投資門檻有關。

“普信通過金交所發行的產品,購買門檻最低時只有5萬元。”李先生介紹,如此一來,即便是在經濟貧弱、證券和理財市場狹窄的山西地區,普信2018年進入后,一年多的時間內,客戶規模已超過萬人。降低投資門檻還有另一層意義,即保證了規模的持續擴張,延緩了爆雷時間。

可盡管降低了進入門檻,爆雷還是發生了。幾位受訪對象表示,2019年時,普信開始了頻繁的股權和人事變更,這讓少數嗅覺敏銳的投資人心生警惕,2020年2月后、普信出現了大面積兌付困難。“普信爆雷3分天災,7分人禍。”一方面,疫情突發,沖擊了產品的管理退出和后續募資。

有受訪員工直言,如果僅僅如此,則可能還有挽回的余地:“在2020年6月前,我們感覺管理層確實是傾向于避免爆雷,用自有資金和從其他板塊抽取的資金兌付了一部分,但6月后就徹底躺倒了。據我們內部了解,普信波及到的客戶超過4萬人。”

國資背景成虛妄,上市終究“夢一場”

成立當初,普信迷惑了不少投資人,譬如其名簡稱與國際知名的資管巨頭普信集團(T.Rowe Price)同名,后者管理著超過萬億美元的資產,且一直強烈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普信在公關品宣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贊助了不少高端論壇,獲獎記錄覆蓋了《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知名財經媒體。譬如2018年底,由中歐商學院舉辦的一個論壇上,組委會授予普信“最佳財富管理機構”獎;2019年初,普信舉辦7周年年會,原證監會巡視辦主任趙某等人士出席活動并演講;2019年9月,普信舉行《2019資產配置白皮書》發布會,由央視某知名主持人主持活動;普信還挖來了諾亞的首席研究官金海年……凡此種種,諸多監管層人士、知名媒體、金融機構的捧場,提高了普信的知名度和聲譽,而這也被其用來開展業務、招徠客戶。

普信的董事長是管環宇(有時也寫作“管寰宇”),其曾在2019年8月召開的全球吉商大會上,出任吉商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兼金融委員會主席。吉林省政府高層也出席了此次會議。正是類似的正面曝光。

圖1 管環宇早年接受媒體采訪。詭異的是在公開報道中,管有“寰宇”和“環宇”兩套名字

普信的股東背景也看似顯赫,通稿中多次炫耀有著強大的國資背景:股東包括“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旗下浙江中郵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華夏燕興有限公司等機構”。然而對此說法,2020年6月,中國郵政官網發布了《嚴正聲明》,稱“我公司發現有人冒用我公司信息注冊成立‘浙江中郵控股有限公司’,該冒用行為極大損害我公司聲譽”,浙江中郵控股與中國郵政無任何關系。

同網信、恒天等類似,普信還曾試圖拿下上市公司平臺。有知情人士告知《紅周刊》記者,普信在2020年前曾計劃赴港上市,借殼平臺為企展控股(1808.HK),“公司內部還說已經錨定了海通國際等機構”。但不久后爆雷,上市也不了了之。顯示,企展控股目前股價僅0.16港元,是名副其實的仙股。值得注意的是,企展控股的母公司為仁天科技控股(00885.HK),后者在2020年2月公告稱,擬收購一家在中國內地經營投資管理和金融科技業務的公司。

“普信僅僅完成了A輪融資,一般來說還不到上市的時候。”邢女士直言其上市一說不可信,“釋放上市的消息,大概率是為能繼續融資服務”。

持有兩張基金銷售牌照

有違《公募基金銷售新規》

普信是具備公私募基金銷售資質的,其多個通稿中均提及,公司控股北京微動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據此,普信也成為為數不多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但在普信爆雷后,微動利基金銷售公司與普信切割關系,其官網在2020年10月底公告稱,“我司于2020年10月22日起,與普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無關聯關系,我司作為獨立法人主體,不允許任何公司任何人以我司名義做任何形式的宣傳、展業”。

對此說法,普信的員工和投資人并不認同,“微動利就是普信旗下的資產,只不過在2020年出事后變更股權,劃轉到普信體系外。”天眼查APP也顯示,微動利現在的股東為北京邦孚力德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而后者的股東在2020年10月前為普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只不過其經過兩次股權變更后,股東變成了恒億(北京)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而恒億咨詢的股東則為兩位看似與普信無關的自然人。

對于上述股權變更,李先生分析稱,這很可能和監管要求有關,“微動利需要接受證監會的監管,為避免被普信所拖累,才做了股權變更。”據公開的司法文件,武漢中院在2020年凍結了北京邦孚力德持有的微動利股權。

管環宇控制的另一張獨立基金銷售牌照是深圳前海匯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深圳前海匯聯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股東為上海基努實業有限公司,其股權穿透后最終受益人指向管環宇,而管環宇就是普信董事長(但蹊蹺的是,1月12日,基努實業的股東發生變更、從而擺脫了與普信的聯系)。值得注意的是,有普信員工向《紅周刊》記者表示,在爆雷前,普信對內對外的宣傳一般只提及微動利,至于前海匯聯則似乎被排除在普信的資產版圖外。員工們也是在爆雷后才獲悉,董事長居然還控制著另一張基金銷售牌照。

幾位受訪對象估計,兩張基金銷售牌照的價值可能達到3億元。但股權結構在變更后,會對投資人追索本金產生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可用于基金的公開銷售且數量稀少,基金銷售牌照成了不少機構組建金控集團的關鍵一環,目前來看,由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持有的基金銷售牌照不足40張。在以往的爆雷主體中,一般都會利用基金銷售牌照來擴張規模,如網信、鉅派、民創、錦安、金誠等,基金銷售牌照的被濫用,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

2020年10月,證監會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開始實施,《辦法》從股東資質、資本實力等方面對基金銷售市場做出了更嚴格的監管。特別是“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股東以及股東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參股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這一規定對普信及高管控制兩張牌照的現狀提出了挑戰。

操縱多家殼私募募資

與九鼎系存在合作

那么,普信募集的巨額資金又流向了哪里?多位受訪者表示,普信的募資投向有類固收、融資租賃、私募股權、商業保理等。其中,商業保理類型的產品起售門檻5萬~100萬元不等,具體投資于糧食貿易、鋼材、煤炭等資產。有的融資方還是上市公司。

投資人馬先生提供的材料顯示,“惠金3號3型”私募基金的管理人為北京今耀資本,業績基準高達10.2%,融資方為退市股天寶退(002220)(天寶食品),上市公司實控人黃作慶夫婦承擔連帶擔保。募資用于受讓天寶食品銷售給大連春神農業技術開發公司的3億元應收賬款。但天寶食品2019年后爆出了違規擔保、信披違規等重大問題。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今耀資本在2017年11月注冊的“惠金3號3型”至今仍在運作中,顯示未能兌付。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惠金3號3型”基金,其募投管退各個環節均能感受到普信的存在。基金業協會顯示,管理人今耀資本的合規負責人鐘曉蕾在2018年前就職于征和開元控股集團,而征和開元控股的董事長同時也是普信實控人管環宇。天眼查APP還顯示,今耀資本的股東之一是付秀東,付秀東還投資了另一只基金深圳普盛隆升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后者的GP也是普信。普信爆雷后,普盛隆升(有限合伙)已于2020年8月注銷。受訪者認為,正是通過類似的方式,普信操縱多家殼公司募集資金,加大了摸清資金流向以及追償的難度。

在私募股權類產品中,《紅周刊》記者發現,普信和九鼎可能存在密切的合作。九鼎鵲起于創業板初期,有著“PE工廠”之稱,擅長pre-IPO模式。記者了解到,和普信關系密切的今耀資本與達孜九信資產共同發起了嘉興璞信三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達孜九信資產為GP,其股權穿透后就是九鼎集團(430719)。嘉興璞信三期(有限合伙)旗下有多只有限合伙制基金,基本發起于2017年。但2017年后九鼎遭遇強監管、地位一落千丈,以至于其2018年幾乎顆粒無收,不少擬IPO公司對九鼎系避之不及。

有投資人透露,“私募股權類存續期較長,應該是四五年后到期,不少基金存在超募”。

部分產品涉嫌自融

有金交所辟謠“屬無效掛牌備案”

值得注意的是,普信還通過地方金交所發行了大量的定融或保理類產品。《資管新規》(征求意見)2018年出臺后,證監會體系下的資管產品遭遇嚴監管,特別是以往備受青睞的股權類私募、其他類私募,而金交所隸屬于地方金融部門,不在“一行三會”的管轄范圍內,一度成了不少民營金融機構“鉆空子”的通道,譬如爆雷規模超700億的先鋒系就通過銀川產權交易中心等金交所募集了數百億資金。

就普信來說,有員工透露,普信和7、8個地方金交所存在合作關系,如僑金所、天金所、安徽金融資產交易所、菏澤國泰產權交易中心等。其中有不少金交所存在“黑歷史”,譬如僑金所曾牽扯到頭部P2P平臺唐小僧的爆雷,天金所則因違規異地展業、在2020年12月被廣西金管局所處罰。

詭異的是,在普信爆雷后,有金交所辟謠稱,普信并未在其平臺發行備案產品。譬如,菏澤國泰產權交易中心在2020年12月17日的《法治日報》登報稱:北京澤鹿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普信存在人事等方面的交集)等5家機構申請備案的嘉運惠澤債權計劃6/7/8/9/10/11等近30只產品,“均屬無效掛牌備案”,即產品真實性存疑。

同普信有關的私募基金類似,在上述金交所發行的產品不排除有“自融”嫌疑。譬如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以“中恒信達智信系列資產收益權”產品為例,發行人為中恒信達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現更名“中恒信達信息咨詢(吉林)有限公司”),其中普信的定位是“綜合服務商”,備案于僑金所,募資用于補充中恒信達的流動資金。

圖3 中恒信達智信產品

據天眼查APP,中恒信達的股東之一叫張雪,張雪還是另一家企業“征和恒泰置業有限公司”的小股東,該公司的大股東就是征和開元控股集團。目前,中恒信達已訴訟纏身,涉及委托理財合同糾紛、債權轉讓合同糾紛等。

兌付方案被指沒誠意

那么,普信的處置前景如何?

李先生告知記者,據其了解,朝陽區金融監管部門此前給出的處置意見是:在大約9個月內、制定出兌付方案,“截至時間大致是到2021年6月。”記者獲悉,普信之前也在2020年10月底時提出了一套“資產優化方案”:以商品/房產抵償來兌付本金和收益,被用來抵償的商品包括五常大米、金銀首飾、家電、手表等等,譬如一袋5千克的五常大米對應200元、0.5千克的野生榛蘑則高達180元。

即便是天價商品,數量也不足、選擇抵償后遲遲不發貨。此舉引發了客戶們的強烈不滿,爭議在于上架商品定價偏高、商品流動性低于現金等。

“作為員工和投資人,我們還是希望能給出一個說得過去的兌付方案,哪怕兌付7成本金,但希望能盡快現金兌付。”李先生坦言。參照其他爆雷時間的處置模式,如和解兌付失敗,則大概率會被公安部門立案、平臺實控人和高管可能會被采取刑事措施。

對于上述種種情況,《紅周刊》記者也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采訪普信、管環宇和其他高層,但未獲回復。

相關文章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 .47億元

不斷深化市場秩序治理 湖北省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

從近日召開的湖北省市場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湖北市場秩序治理不斷深化,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該省12315平更多

2022-01-19 14:47:51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促進公平競爭 內外資投資汽車行業將進行一致管理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放寬外資準入。1月1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更多

2022-01-19 14:23:25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寧德時代入局 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

昨日,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推出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未來,EVOGO將選擇十個城市首批啟動換電服務,并發布更更多

2022-01-19 13:21:36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廣西南寧出臺法規促進茉莉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近日,從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南寧橫州市茉莉花保護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南寧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廣更多

2022-01-14 14:50:37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首超上海 2021山東出口規模全國第四

1月13日,山東省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全省商務工作,分析了當前商務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務。山更多

2022-01-14 14:03:36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營造新型營商環境 推動離岸貿易新發展

離岸貿易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日前,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在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方更多

2022-01-12 16:57:58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國家知識產權出臺系列政策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紓困助企,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并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主體培育、金融賦能、轉化運用、優化服務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更多

2022-01-12 16:12:57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加強民間收藏文物管理 促進文物市場有序發展

2021年12月27日,由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民間更多

2022-01-07 16:52:48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多方合力有序推進 就業市場不斷拓寬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日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更多

2022-01-07 16:49:50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有意義嗎?

咖啡外賣利潤低和活動力度大 “賠本賺吆喝”真的

一杯美式原價24元,減去商家對用戶的活動補貼19 3元,平臺技術服務費0 96元和履約服務費3 6元,最終預計收進(非利潤)0 14元2021年12月23日更多

2022-01-07 1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