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2019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5周年,也是關鍵階段。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第二階段(2018-2020)目標,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將是本階段的重點工作之一。
5月20日,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首創集團承辦的京津合作示范區承接首都產業對接會上,北京市國資委積極響應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和兩市產業發展政策,邀請北控集團、京能集團、同仁堂集團、祥龍集團等百余家國有企業赴會,力促京津兩地產業實現深度對接。
此外,阿里云、京東方、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深蘭科技、北方航空實業集團等14家企業代表同京津合作示范區進行了現場簽約,首創經中作為首創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擔任著京津合作示范區整體開發建設任務,在此次大會上發布了《2019京津合作示范區招商政策匯編》,為即將入駐的企業提供了產業發展及政策指引。
據悉,實現第二階段產業聯動目標的關鍵還在于京津兩市,如何于當前產業格局下做好差異化的產業定位。在這一點上,根據首創經中公司的總體產業規劃,示范區將形成高科技制造業及現代高端服務業兩大產業組團,構建以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為主導,旅游休閑、健康醫療、文化教育為特色支撐的“3+3”產業體系,推動示范區產業生態協同發展。
“京津合作示范區也讓更多企業看到產業協同發展擁有的巨大潛力,2019年或許就會迎來國有企業和市場化的產業頭部企業參與協同發展的一個爆發期。”一位入駐企業代表如此說道。
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對于未來入駐企業,示范區能在土地及稅收上給予較大優惠,如京津合作示范區享有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政策,以及天津市、天津濱海新區、天津高新區等多重產業政策的疊加優勢,可覆蓋各類產業政策111項、產業投資基金7項。
同時,首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愛慶指出,“政府給予首創或示范區的政策,我們也將最大限度地落實到園區建設發展或返還給入區企業,會根據入區企業的類別給予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地成本和稅收優惠政策,此外還將自主安排70億元-80億元資金,推出更為優惠和靈活的扶植舉措,進一步降低企業落地成本,幫助入駐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促進產業繁榮發展。”
經濟學家馬光遠特別指出,首創經中用一攬子政策和服務支持京津產業形成協同發展的格局,讓我們的產業具有抗風險能力,助力京津冀城市群中具備世界競爭力,京津合作示范區這樣一個項目有望在整個區域發展過程中寫下可圈可點的一頁。
對此,首創集團總經理李松平也強調,“產業始終是第一位,產業進不來,這個示范區就不能說成功,現在我們要做產城融合,要把很多基礎設施、很多服務配套,教育、醫療全部對接好以后,把產業同時引進來,所以最重要的是把核心要素進行重新整合。”
而這份發展的成果產業是重點但并非全部,在京津合作示范區項目上,首創經中更是致力于“平衡城市”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智慧、生態、和諧的高端服務業新城。
除此之外,首創經中還將為示范區積極引入包括基礎教育、國際學校、高等職業院校、綜合醫院等教育及醫療機構。
前不久,在二手車市場上流行一款叫做淘車大師的App,只要支付29元,就能在APP上查詢汽車在4S店的維修保養記錄、事故歷史、最后里程數等信息更多
2018-01-08 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