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評論 >
不托人就沒辦法轉診?患者正常轉診有這些絆腳石
來源:工人日報參與互動 2018-08-16 09:23:09

患者合理順利轉診,咋就那么難?

據媒體報道,2018年3月,江西南昌市民張華(化名)的母親在當地某三甲醫院被確診黑色素瘤。經詢問得知,黑色素瘤患者一般會選擇前往北京、廣東等地的兩三家醫院就診。于是張華為母親申請轉診到北京的醫院治療,但辦理轉診過程中卻遇到了種種絆腳石,讓他發出“不托人就沒辦法轉診”的感慨。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醫護人員為市民診療。 

辦理轉診對患者很有好處,可以提高報銷比例,還能享受到異地就診及時結報。此外,很多醫院規定轉診患者具有優先就診權。但現實中患者的正常轉診往往會遇到很大阻力,張華的遭遇就很有代表性。

張華面臨的第一塊絆腳石,是轉診規則不清、程序繁瑣。當地醫院的醫生和醫務科都表示對如何轉診不甚明了,后來張華撥打當地醫保部門電話才得知,辦理轉診需先領取申請表,再按流程通過醫院相關科室、醫務科的審核蓋章,最后到醫保部門蓋章確認。

轉診面臨更大的絆腳石,是醫院不愿轉診。后來醫務科答復稱,患者轉診后去異地就醫產生的可報銷費用,一般由轉出醫院先行墊付,醫院存在墊付后無法通過醫保局審核結算的可能。可見,醫院不是不知道怎么轉診,而是擔心資金方面吃虧才裝作不知。同時,當前基層就診率、外地轉診率等,被當成衡量醫療保障能力的指標,有的醫院過于追求指標完美,就會對轉診數量進行控制。

此外,轉診還面臨其它潛在的困難。比如,轉診的技術標準不明確,醫生的自由裁量權很大,可能將需要轉診的患者攔阻下來。在部分醫生看來,大家都是三甲醫院,盡管技術存在差異是事實,但至少級別上平等,醫生礙于面子、或為了提升本地診療水平,也可能希望患者盡量不轉。

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健全,轉診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既有因病情復雜或危重,需要向上向外轉診的,又有因病情穩定需要向內向下轉診的。很多醫改舉措也都是為了促進患者合理有序流動,在區域內外、醫聯體之間的不同醫院進行轉診。因此,針對患者轉診的問題,應盡早研究更加詳細的對策,出臺更科學合理且更易操作的細則,讓真正需要轉診的患者,不僅能如愿以償,而且轉診過程也更為順暢。


關鍵詞: 托人 轉診
相關文章
不放棄每一個生命 讓生命之花綻放絢麗色彩

不放棄每一個生命 讓生命之花綻放絢麗色彩

今年兩歲半的纖纖(化名)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年初在母親的陪伴下,成為湖南省兒童醫院在原來70萬元一針的天價救命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納更多

2022-02-28 15: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