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把醫療服務植入養老事業 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
來源:安徽日報 2022-08-26 10:51:33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的醫療護理需求日漸增長。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指引。

無論是家庭養老、社區養老,還是在機構養老,普遍存在醫養分離問題,患病老人不得不在家庭、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輾轉,患者及家屬苦不堪言。醫養結合成為破解老年人健康養老問題的關鍵之舉,把醫療服務植入養老事業,不僅能提供疾病預防、疾病康復、養生保健等服務,而且大大減少失能、半失能老人往返醫院的頻率,降低了就醫成本。近年來,我國持續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但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不強、人才隊伍建設滯后等短板依然存在。推動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必須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問題。

架起資源“連通橋”,讓醫養結合無縫銜接。首先,醫療衛生機構向下延伸服務觸角,與社區、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簽約合作,建立銜接順暢、互動融合、服務有序的醫養資源對接機制,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服務,真正解決老人就近就醫問題。其次,醫療機構可與養老機構建立雙向通道,既為老年群體開通向上級醫院轉診的綠色通道,解決老人看病難、住院難,也為出院老人提供康復場所,解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醫院長期“壓床”問題,有利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和優化利用。同時,廣泛應用遠程診療、智能問診等新方法,進一步解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醫療資源短缺困境。

用好政策“工具箱”,為醫養結合保駕護航。如果說資源對接可以保證醫養結合服務供給,那么其健康發展還需要制度框架支撐和政策鏈條驅動。醫養結合涉及民政、衛健、人社等部門,由于部門權責界定不明晰、職能交叉,長期存在“多龍治水”現象。要厘清各部門醫養結合服務供給管理范疇和職責,加強各部門交流合作、信息共享,實現有效互動和整體協同。在投融資、規劃建設、稅費減免、行政審批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大力支持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行業,構建多元化、多層次醫養結合服務體系。落實醫養結合,不僅服務要到位,還要價格親民。人社等部門應進一步完善醫保政策,健全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提高老年群體支付能力,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深挖人才“蓄水池”,釋放醫養結合強勁動力。專業人才是推動醫養結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目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數量不足、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群體醫養需求。為此,一方面要加強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等專業人才培養,鼓勵高校增設健康、養老相關專業和課程,擴大招生規模。另一方面,引導醫務人員從事醫養結合服務,逐步提升醫養從業人員薪酬待遇,在職稱評定、職級晉升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拓寬人才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
深圳開展首屆深圳健康活動月活動 新增床位1200張

深圳開展首屆深圳健康活動月活動 新增床位1200張

深化醫改關乎民生福祉。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其中深圳醫改更多

2022-06-15 08: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