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牧原股份財務造假?還是被惡意罵空?是傳言力量大還是邏輯力量大呢?
來源:投資快報 2021-03-16 08:41:11

大家都知道“渾水”,喜歡做空中概股。每次爆料都是大瓜,最著名的是東方紙業,最近有輝山乳業,瑞幸咖啡。但總體來看,渾水每次發言羅列的數據證明都十分龐大,令人咋舌。

所以質疑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最近網上評論牧原股份財務造假的聲音越來越響。是傳言的力量大,還是證明的邏輯力量大呢?

事情的起因是,3月13日早間,股票社交平臺雪球的大V“天地俠影”突然發表了《牧原會是驚雷嗎?》一文,直接對牧原股份提出多項質疑,圍繞財務數據、上市公司利潤被大股東旗下公司獲取、商業模式等。

文章發布后,“天地俠影”繼續就牧原股份密集發表了諸多觀點,質疑的點主要在于:

1、牧原股份的固定資產太高,幾乎與銷售收入相當,固定資產/銷售收入遠高于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

2、牧原股份與控股股東旗下建筑公司存在大量的關聯交易(過去兩年約190億元),暗指承建豬圈的牧原建筑從上市公司賺了大錢;

3、少數股東ROE遠低于母公司股東ROE,少數股東的ROE僅為13.98%,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ROE卻高達47.88%,相當于這些少數股東在同上市公司做不掙錢的合伙生意。

雖然是如此,但質疑的部分有些牽強。特別是是對于牧原股份的固定資產太高問題上,有網友直接給出解釋。這是由牧原的重資產養豬模式決定的,從飼料廠到繁殖豬仔再到養豬場,牧原全部親自下場,全產業鏈打通,而溫氏股份等其他企業,主要是外包養殖模式。

只要有不同聲音,激烈的爭辯就會永不休止,上頭條是自然的事。天地俠影據理力爭,更將問題延伸至對牧原股份的巨額關聯交易猜想。最終,牧原股份也坐不住了。3月14日下午,牧原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投資者的提問時表示,公司成本采用平行結轉法核算,生產成本中與養殖直接相關的成本計入原材料,折舊等對應科目;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等計入其他費用。

說實話,其實農業養殖,無論在折舊還是成本核算都存在各種不定因數,例如獐子島扇貝失蹤事件,僅從賬面上分析而不去實地考察,很難給出個實際情況。豬每天都在長肉,豬每天都有死去的。有的豬吃得多,有的豬吃得少。牧原股份不出來澄清真不知道如何讓諸位信服。

幸好我們還可以打開股扒扒,查看一下該股還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

從股扒扒程序中,我們可以看到美牧原股份潛在問題還有這些。

不如,公司2020年三季報資產負債率達43.34%,有點高。其中,有息負債率高達62.60%,281.60億元的有息負債給公司帶來頗大的利息支出壓力。短期負債方面,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比為147.51%,貨幣資金等資產充足,公司短期償債沒有壓力。

公司三季報顯示業績增速為1413.28%,投行對2020年公司業績一致預期增速為181.68%,而第三季度單季度業績增速561.46%超越投行一致預期,雖然前兩個季度超越投行預期,但第三季度有所放緩。業績增速依然良好,但放緩意味著股價可能進入震蕩行情。

相關文章

今年以來ST康美等9家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被處罰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違規持續出重拳。《證券日報》記者根據證監會官網披露和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6月21更多

2020-06-22 1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