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券商加快融資步伐:湘財證券通過并購重組方式“曲線上市”獲批,中泰證券網上申購中簽號出爐,國聯證券A股首發過會,中金公司A股招股說明書披露。此外,浙商證券等8家券商根據再融資新規披露或修改定增預案,募資總額約827.5億元。
資本金成為重要的活力源泉,券商紛紛通過IPO、定增、配股等多種方式融資補血。長城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文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券商補充資本金的需求主要還是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近年來券商由輕資產化向重資產化轉型的趨勢漸顯,重資產化集中體現為盈利模式的轉變,即“業務模式變革+資本競速”。
上交所主板成首選
今年以來,多家券商傳來A股IPO消息,且大多數選擇登陸上交所主板。
5月21日晚間,滬市主板公司哈高科公告稱,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證監會無條件通過,公司股票自5月22日起復牌。這意味著哈高科以106.08億元收購湘財證券99.73%股權事項已獲實質性進展。9年前就謀求上市、三度沖擊A股的湘財證券此次借道哈高科曲線上市獲批,有助于拓寬其融資渠道,增強凈資本實力。
自2月26日中銀證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以來,掀起新一輪券商IPO熱潮。近期,有多家券商披露了上市的新進展。即將登陸滬市主板的中泰證券,于5月20日進行申購,本次發行價為4.38元/股,預計募資總額為30.52億元;5月15日晚間,中金公司招股說明書在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發行股數不超過4.59億股;5月8日,國聯證券順利通過了發審委IPO審核,上市目的地也是上交所主板。
另外,萬聯證券、財達證券登陸上交所申請處于“已反饋”狀態;而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東莞證券處于“中止審查”狀態。
綜合來看,不同券商根據自身情況分配募資資金用途。比如,中金公司IPO募資將主要用于增加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支持境內外業務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強在金融科技、國際化等戰略領域的投入,并把握戰略性并購機會。
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當前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券商行業迎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行業重資產化傾向愈演愈烈,券商需要多渠道補充凈資本,預計今年券商迎來補充資本金的大年。
多渠道融資補血
除通過A股IPO補充資本金外,上市券商還通過定增、配股等方式進行再融資。
在2月14日再融資新規落地后,國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第一創業、中原證券、南京證券紛紛修訂定增預案,募資金額分別為150億元、200億元、130億元、60億元、52.5億元、60億元。浙商證券、西部證券根據再融資新規發布定增預案,擬分別募資不超過100億元、75億元。這8家券商募資總額約827.5億元。
“IPO、定向增發是券商做大資本規模的很好渠道。”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但不能盲目擴張規模,不同的券商要有不同的考量。券商在考慮股本擴張或是資本擴張時要“量體裁衣”,根據自身發展規劃進行考量。“在面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高速增長以及外資券商競爭時,我國券商也應當提升自身素質、經營管理能力,這些是更關鍵的。”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大部分券商募資數量及用途與自身規模和業務情況有關,其中發展資本中介業務是定增募資的主要用途之一。比如,海通證券是“嘗鮮”再融資新規的首家券商,募資金額不超過200億元,擬用不超過60億元發展資本中介業務,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擬用不超過100億元擴大FICC(固定收益證券、貨幣及商品期貨)投資規模,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信息系統建設擬投入不超過15億元,以提升信息化水平;擬不超過20億元增加投行業務的資金投入。
此外,配股、發行可轉債也是中小券商重要的補血方式。財通證券可轉債申請處于已反饋狀態,國元證券配股申請已經通過發審會。
國元證券擬通過配股募資55億元,主要用于補充營運資金,支持未來業務發展。擬投入不超過30億元來發展固定收益類自營業務,不超過15億元發展融資融券業務。此外,也將對子公司增資,建設信息系統、風控合規體系。
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伙人袁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券商“重資本”趨勢明顯。過去幾年,行業呈現重資本趨勢,券商再融資補充資本金的案例也不少。這背后既有券商主動選擇的因素,也是同質化競爭格局下很多中小券商被動的選擇,即投行、資管業務頭部效應越來越強,中小券商更多只能依靠傳統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此外,傭金下降,促使券商考慮將盈利點轉向自營和資本中介業務。
券商綜合實力需增強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133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7.26萬億元,凈資產為2.02萬億元,凈資本為1.62萬億元。133家證券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實現凈利潤1230.95億元。相比之下,工商銀行的總資產高達32萬億元,去年凈利潤為3134億元。從A股市值過千億的6家頭部券商來看,總資產規模均沒有超過萬億元,凈資產最大的也僅千億元。
董登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中國的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小,盈利能力不足,很難抵擋外部一流券商的沖擊。”
我國證券公司需要加大“塊頭”,擴大體量。董登新認為,市場環境充滿了挑戰,一方面,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快速擴容,中國股市總規模、債券余額都在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金融開放腳步加快,證券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外資券商進入后,無疑會帶來一定沖擊。
董登新直言,我國券商現在最大的短板是產品和業務上的同質化非常嚴重,這也制約著我國券商品牌的建設和培育。另外,我國券商的國際化程度比較低。隨著中國資本輸出規模擴張,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券商是充當財務、并購等領域專家的最合適角色,可以為我國資本及企業“出海”保駕護航,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國際化水平。
“值得思考的是,我國券商要培育品牌意識和提升知名度,不完全是做大資本規模,更在于做強業務能力,這就要提高人才素質、服務質量,挖掘券商內涵式的發展潛力,提升券商的經營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董登新表示。
近日,前十大券商兩兩合并的新聞甚囂塵上,包括中信建投(601066 SH)和中信證券(600030 SH),中國銀河(601881 SH)和申萬宏源(000166 SZ),海更多
2020-04-17 09:33:06券商踩雷事件頻發。今年以來,已有7家券商披露了自己最新的踩雷事故。申萬宏源、方正證券、安信證券、東興證券、光大證券、西南證券、東海更多
2020-04-17 09:46:38科創板正式開板后,不少券商重回打新戰隊,對于一些熱門新股,券商的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二季度以來公布網下機構詢價情況的22只新股中更多
2020-05-12 10:28:48隨著證券公司外資股比全面放開、打造航母級券商以及資本中介業務的崛起,券商凈資本補充箭在弦上。據記者統計,券商年內通過公司債、短期融更多
2020-05-13 08:20:40相比3月的超七成凈利潤下滑,4月A股上市券商業績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截至5月12日20時,A股37家上市券商4月成績單全部出爐。受益于4月證更多
2020-05-13 08:27:31剛剛過去的4月,A股上市券商收獲整體凈利潤環比上漲超五成的喜報,37家券商中,太平洋證券顯得尤為扎眼,以84 58%的環比最大降幅,排名墊底更多
2020-05-14 07:58:47今年券商春季招聘風格格外溫暖。庚子春,我們同心戰疫,共盼佳音;疫情下,我們遠程學習,視頻面試;力保各項招聘工作安全、平穩、高效。招聘更多
2020-05-14 08:47:21券業高管人事變動一向頗受市場關注。今年以來券業高管變動較為頻繁,而在行業業務加速轉型、并購重組預期增強等背景下,券業高管的變動背后更多
2020-05-14 08:57:46年報披露落幕,44家A股上市券商已交卷,總體來看,2019年券商業績整體向好,亮眼的投行業務也是干得風生水起。作為券商投行業務主要的收入更多
2020-05-15 11:39:39自2018年4月底資管新規正式落地至今,在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券商新成立的集合理財產品數量及規模呈現持續下滑態勢。記者注意到,4月份,有數更多
2020-05-18 09: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