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鄭州自10月31日起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全市停止建筑施工
來源:映象網 2019-10-31 14:30:27

根據省環境攻堅辦會商結果,預計11月1日至6日我市將經歷一次污染過程,根據省聯防聯控要求,經市政府研究,決定自10月31日0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采取以下響應措施:

一、工業源減排措施

1.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行業橙色預警停限產措施,工業企業采取“一廠一策”實施停產或限產(經市政府批準豁免的除外)。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國網鄭州供電公司

2.增加對重點大氣污染源的執法檢查頻次,確保其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高效運轉,達標排放。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3.市區四環內混凝土攪拌站、管片廠、瀝青廠等工程材料、構件企業停產,四環以外的按“一廠一策”執行。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建局

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公安局

4.豁免及未納入管控的企業污染物排放量、用電量較管控前均不得上升,管控期間未經批準不得擅自開爐。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二、揚塵源減排措施

1.全市停止建筑拆遷(拆除)施工,停止開挖、回填、場內倒運、摻拌石灰、混凝土剔鑿等土石方作業, 停止室外電焊、噴涂、粉刷、切割、護坡噴漿等作業(經市政府批準的應急搶險、一類民生工程在達標情況下可正常組織施工,二類民生工程項目可進行除土石方作業外的其他工序作業),裸露場地應當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牽頭單位:市控塵辦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城管局、市城建局、市交通局、市園林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地鐵公司

2.礦山、砂石料廠、石材廠、石板廠等停止露天作業。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3.露天堆放的散裝物料全部苫蓋,增加灑水頻次。

牽頭單位:市控塵辦、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4.對城區主次干道、城鄉結合部道路、重要國道省道市道縣道在日常道路保潔頻次的基礎上,在空氣濕度小于65%且氣溫高于5℃時,要增加吸塵、清掃、灑水、噴霧等防治揚塵作業2次;在空氣濕度大于65%或氣溫低于5℃時,停止灑水、噴霧、濕掃作業。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市交通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三、移動源減排措施

1.全市停止渣土、水泥罐車、建筑物料運輸 (經市政府批準的應急搶險工程、一類民生工程除外)。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市城建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公安局

2.經批準的允許橙色預警管控期間可以正常生產、施工的企業、工地除外,其他非道路移動機械(含裝載機、平地機、挖掘機、壓路機、鋪路機、叉車等)停止使用;允許作業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應使用國三或電動非道路移動機械。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城建局、市城管局、市工信局、市物流口岸局、市市場發展中心

3.允許運輸的電廠、工地、礦山、各類企業、大型批發市場和物流園區禁止使用國四及以下(含燃氣)重型載貨車輛;在應急管控期間要每日登記所有柴油貨車進出情況,保留視頻監控記錄三個月以上。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物流口岸局、市市場發展中心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4.加大公交、地鐵運力保障,加密營運班次,延長營運時間,增加清潔能源公交車的使用,倡導市民綠色出行。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地鐵公司

四、其他污染源減排措施

1.加強執法檢查,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和垃圾。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2.禁止露天燒烤和垃圾焚燒,加大對餐飲單位的檢查頻次,確保油煙凈化設施正常運行。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3.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4.根據氣象條件采取可行的氣象干預措施。

責任單位:市氣象局

來源:鄭州市生態環境局

相關文章

今年將小規模量產國產無人駕駛車 未來還考不考駕

伴隨本市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出臺,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3日采訪包括利亞德集團、馭勢科技、升哲科技、因果樹以及科興生物更多

2018-01-08 1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