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技術將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作為補充用電
在已建成投用的超級充電站內,餐飲、休息區域一應俱全。
記者陳駿文許俊文攝影
可同時為26臺新能源汽車提供快速充電;利用太陽能光伏電板,還能為充電提供輔助保障;依托“智能微電網”,還能讓一臺臺新能源電動車變身“充電寶”,“賣電”給公共電網實現盈利……隨著鄭州街頭懸掛綠色電動號牌的新能源汽車日漸增多,為它們提供充電服務的充(換)電站也有了許多新的變化與發展。在鄭州市金水區政五街上,鄭州全市首座“光電一體”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預計將于7月1日與廣大市民見面。
“光電一體”充電站將亮相鄭州街頭
在鄭州市金水區政五街上,一座新建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近來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這里便是鄭州市內首座“光電一體”,即具備電網供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雙電源”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
6月19日中午,當記者到達這里時,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調試。負責這一充電站建設、運營的河南省省直能源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省直能源)總經理劉士珉告訴記者,該充電站目前主體設施已近完工,預計將在7月1日前后正式對外營業。
劉士珉介紹說,這座充電站配備有26把輸出功率為80kW的充電槍,即可同時為26臺新能源車充電,且能夠在30-40分鐘內為車提供80%左右的蓄電量,而因電池充電原理所致,后續20%的電量充電時間稍慢,把一臺新能源汽車的蓄電池完全充滿,大約需要1個小時出頭的時間,費用則需要花費30多元。以常見的新能源汽車為例,充滿一次電,可續航350公里左右。
據了解,根據這座充電站的規模,它可有效覆蓋周邊半徑約兩公里范圍內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在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政府部門身先士卒、帶頭更換,這座充電站周邊辦公場所集中。它既為新能源公務用車提供保障,也可為周邊居民提供方便。”劉士珉說。
愛車變身“充電寶”能給車主賺來零花錢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省直能源目前還在著手組建“智慧微電網”。目前,布置在充電站頂端、省政府原址辦公樓上、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建筑物、樓宇頂層的太陽能光伏電板都已成為了這一局域“小電網”的電力來源。
“未來每臺新能源車可將自身所攜帶的電能賣給微電網,利用峰電、谷電的差價賺個零花錢,不說多,加在一起基本夠得上車輛保險和維修的錢。”劉士珉告訴記者,以鄭州為例,一般而言大家每天上班通勤所需行走的路程大約只有40公里左右,也就意味著大家在從單位回家時,新能源車中只需有20%-30%的電量即夠駕車人回到家中。
“到家后利用非高峰時間進行充電,也就是我們常說價格較低的谷電把電池充滿,第二天到單位后只需保留回家的電量,我們按峰電的價格進行回收富余的電能,不僅綠色環保,還能給車主帶來收益。”劉士珉說,利用峰電、谷電間的差價,車主每賣出一度電就能獲得3毛多錢的收益,一個月下來預計能獲利幾百元。
而對于回收得來的電能將并入“智慧微電網”,可供其他新能源汽車、附近機關辦公甚至居民家中日常使用。“這些電就直接并入電網了,所有需要用到電的地方都能作為這些電的用戶進行使用。”他說。
提供休息、餐飲服務,超級充電站像高速服務區
在鄭州首座“光電一體”汽車充電站即將來到我們身邊之時,隨著鄭州街頭懸掛綠色電動號牌的新能源汽車日漸增多,街邊的各類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也有了許多新的變化與發展。
6月19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還來到了剛剛投用不久的一家公共共享超級充電場站進行了探訪。
這一充電場站位于鄭州市管城區航海路與紫辰路交叉口,一期占地面積18畝,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公共集中式充電站。
當記者到來時發現,在這座充電站中充電的車輛中,80%以上的車輛都是網約車公司“曹操專車”的運營車輛。除此之外,還有來自于鄭州港區的出租汽車、貨運電動汽車以及部分私家車。
據了解,這一充電站點的充電樁全部采用大功率直流快充,單樁輸出最大功率120KW,可滿足100余輛新能源車同時充電,全天24小時對外開放。記者在采訪時發現,這座充電站其實更像一座高速公路的服務區,除充電基礎上設施之外,場站還配備有洗手間、休息室、開水、餐飲、洗車、停車等功能區。
“每臺車預計半個小時能將電充到80%左右,充滿需要1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對比汽油車加油時間還是略長,所以我們要給司乘人員提供休息、吃飯的地方。”這里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在現場,“曹操專車”司機周師傅告訴記者,他每天的營運時間大約為早晨7點到夜里12點,對于他來說,每天只需要來這里充電一次。“趁著中午吃飯的時候就把電充好了,順便洗洗車,還是很方便的。”他說。
全省已建立各類充(換)電站555座,業內人士呼吁要進一步加密充電樁分布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簡稱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在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關于印發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河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后,我省的充電設施、新能源汽車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據記者了解,目前,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遵循市場化原則,由相關企業、單位或個人自主建設,管理方面由省發改委牽頭,各市建成區內的充電站建設由各地建設部門統籌負責,而建成區外(含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站設施,則由交通部門負責統籌負責。
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已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555座,分散式充電樁約1.96萬個,其中,鄭州市建成了107座,分散式充電樁數量約1.1萬個。
與此同時,在記者當天上午的采訪中還了解到,對于日益增多的電動汽車,尤其是用于網約車、貨運車而言,目前河南省的充電樁數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采訪中,電動汽車使用大戶,網約車公司曹操專車鄭州區域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比南京、深圳等新能源汽車較為發達的地區,鄭州目前所擁有的充電樁數量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深圳等地電動車與充電樁的配比大約在4:1左右,而鄭州地區的比例大約還在‘兩位數比1’的層級上,尤其是對于網約車而言,長途出車目前還需提前‘制定攻略’,待到達目的地后,需要尋找充電樁完成充電后才能返程。”上述負責人說。
而記者也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對于各類充電樁企業來說,大家所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的審批,二是電能的供給。“充電站占地面積較大,急需建設的地方都是成熟建成區,代價較高。而快速充電設施需要超高壓,這也并非像家用電一樣容易獲取。”一位供職于充電站運營企業的經營者這樣對記者說。
伴隨本市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出臺,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3日采訪包括利亞德集團、馭勢科技、升哲科技、因果樹以及科興生物更多
2018-01-08 1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