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肖萌
6月5日河南省統計局發布數據,公布2018年全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相關數據。記者了解到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3174元,比2017年的55495元增加7679元,同比名義增長13.8%,增速比上年加快1.7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11.1%。其中,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年平均工資64148元,同比名義增長14.6%,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1.9%。
分省轄市看,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排名前三位的是鄭州市、洛陽市和三門峽市,分別為79414元、64906元和63268元;排名后三位的是鶴壁市、駐馬店市和周口市,分別為53916元、55228元和55342元;同比增速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濮陽市、安陽市和新鄉市,名義增長率分別為19.5%、18.4% 和17.7%。
分省直管縣(市)看,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固始縣61637元;最低的是新蔡縣50935元;同比增速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長垣縣、鞏義市、鹿邑縣,名義增長率分別為18.3%、17.8%和17.6%。
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
分行業門類看,分別為全省平均工資水平的1.84倍、1.32倍和1.26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41804元;農、林、牧、漁業44314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45677元,分別為全省平均工資水平的66.2%、70.2%和72.3%。
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40209元,與2017年的36730元相比增加3479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6.9%。
分省轄市看,2018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排名前三位的是鄭州市、許昌市和商丘市,分別為49488元、43502元和 41681元;同比增速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鄭州市、濮陽市和新鄉市,名義增長率分別是14.9%、14.2%和11.9%。
分行業門類看,2018年全省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排名前三的行業門類依次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46650元,房地產業43995元,建筑業43665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16倍、1.09倍和1.09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29889元,住宿和餐飲業34371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34377元,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74.3%、85.5%和85.5%。
2018年,河南對一套表聯網直報的規模以上企業不同崗位就業人員的工資情況進行了調查,涉及16個行業門類的57099個法人單位。調查單位的就業人員按崗位分為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五類。
調查數據顯示,全部聯網直報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1836元,同比增長10.9%。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94098元,同比增長8.7%;專業技術人員64606元,同比增長17.3%;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46656元,同比增長9.1%;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42103元,同比增長6.7%;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47429元,同比增長9.6%。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最高,是全部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1.82倍;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低,是全部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81.2%。
分行業分崗位看,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前三位的行業分別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速分別為21.1%、18.4%和16.6%。專業技術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前三位的行業分別為教育,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采礦業,增速分別為27.7%、22.2%和21.5%。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前三位的行業分別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增速分別為13.5%、13.4%和12.9%。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前三位的行業分別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采礦業,增速分別為15.2%、14.4%和11.5%。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前三位的行業分別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增速分別為30.8%、29.4%和18.1%。
平均工資增長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呢?
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重點傳統行業平均工資增長加快。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深入推進,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效益大幅改善,相關行業工資增長較快。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為例,2018年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平均工資分別增長26.0%、14.7%、33.3%和26.2%,增幅分別比上年提高9.0、10.1、28.0和12.0個百分點。另外,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在上年增長23.5%和32.1%的基礎上,又實現了13.8%和31.1%的高速增長。
二是新動能加快成長帶動相關行業平均工資較快增長。
新動能加快成長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全省強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加快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管理體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發揮國家創新平臺輻射帶動效應,相關行業平均工資快速增長。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21.9%,比上年增幅提高6.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工資增幅8.1個百分點。全省城鎮私營單位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19.4%,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工資增幅9.9個百分點。
隨著工業向中高端方向轉化,2018年全省裝備制造業相關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也有了較快增長。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其他制造業等行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分別增長17.2%、14.0%、21.5%、17.3%、11.9、16.1%和26.3%,增幅分別比上年提高10.5、7.1、15.2、8.2、6.1、12.3和24.4個百分點。
三是一些服務行業工資穩步增長。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持續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不斷釋放,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社會事業持續發展,相關行業就業人員工資水平繼續提高。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16.6%,增幅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工資增幅2.8個百分點。其中,體育業增長32.2%,比上年提高16.8個百分點。另外,文化藝術業在上年增長15.5%的基礎上增長了14.0%。以健康養老為主的社會工作行業平均工資在上年增長44.8%的基礎上,實現了29.5%的高速增長。2018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年平均工資增長16.2%,增幅比上年提高5.4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平均工資分別增長11.5%和13.7%,增幅分別比上年提高1.0和7.6個百分點。另外,航空運輸業在上年增長36.1%的基礎上,實現了30.2%的高速增長。
此外,2018年,全省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鄭州等一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720元上調至1900元,增長10.5%。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為低工資群體提供托底保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增長。
伴隨本市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出臺,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3日采訪包括利亞德集團、馭勢科技、升哲科技、因果樹以及科興生物更多
2018-01-08 1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