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23日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今年前4個月,我省已出現數十例登革熱病例,絕大多數患者是在東南亞國家感染發病。專家提醒,近期到登革熱流行的國家和地區旅游、工作、學習的,要盡量避免被蚊蟲叮咬。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俗稱花斑蚊、花蚊子)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一般從每年5月開始進入流行期,7月至9月是發病高峰期。從全球范圍來看,登革熱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省近年來出現的登革熱病例均為輸入性病例,且數量較少。“大家不要過于恐慌,這是一種可防、可控、可治的傳染病。”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黃學勇說。
據了解,登革熱發病初期的癥狀和感冒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登革熱引起的發熱一般是高燒,患者體溫常在39℃至40℃。除發燒外,登革熱患者常伴有骨關節痛、頭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點,有的患者還可能有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癥狀。而感冒引起的癥狀除了發燒外,則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癥狀。
黃學勇說:“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會將蟲卵產在水中,有積水的地方就會成為蚊子的滋生地。”他建議大家定時清理家中積水,如每日清洗花盆底托、定時為水養植物換水洗根等;家中最好安裝紗窗,睡覺掛蚊帳,室內點蚊香;外出時應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涂抹驅蚊劑。(記者王平)
伴隨本市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出臺,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3日采訪包括利亞德集團、馭勢科技、升哲科技、因果樹以及科興生物更多
2018-01-08 1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