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快遞企業紛紛上調派件費 消費者的快遞費會漲價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10-24 09:54:58

快遞企業紛紛上調“派件費”

消費者的快遞費會漲價嗎?

距離“雙11”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屆時,不僅電商平臺,快遞公司也將迎來業務高峰期。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商家促銷還沒開始,快遞公司上調派件費的通知就到了。近日,中通、韻達、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紛紛宣布上調快遞派件費。

快遞企業上調派送費背后有何原因?派送費上調是否意味著“剁手黨”們要多付快遞費?快遞行業的利潤分配究竟如何?本報記者對此作了調查采訪。

特殊時期成本上升

從中通、圓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的官方通知可以看出,這3家企業率先調整的是全國發往上海地區的快遞派送費。如中通快遞發布公告稱,從10月1日起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韻達、圓通也發布公告,并明確上調幅度均為0.5元/票。

對此,中通方面解釋稱,這主要因為即將進入快遞業務旺季,而且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上??爝f市場用人、運輸、場地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因此先調整全國發往上海的快遞費用。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快遞企業率先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而且調整時點略早于往年,主要是考慮到上海將于11月初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寄遞安全保障工作升級帶來的運營成本增加。

實際上,快遞企業并不只在“雙11”前夕上調派送費。近年來,國內主要快遞企業的派送費一直在上調。去年5月,圓通、申通、韻達、中通等國內快遞企業就宣布,自6月1日起,將快遞派送費在原有基礎上上調0.15元/票。

這是為什么呢?答案還得從快遞行業的價值鏈中去找。

派件利潤微薄

首先要厘清一個概念。“派送費”并不是消費者實際支付的寄件快遞費,而是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

那么,我們每次支付的“快遞費”,最后是怎樣一個分配方式呢?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個快件從寄出到收件,期間基本都經歷七八個、甚至十多個環節的流轉。以從北京寄往西安的一件快遞為例,一趟下來就進行了11次提成:從北京快遞員收攬、基層網點封發、集散中心分揀裝車,到干線郵路運輸,再到西安集散中心分揀裝車、基層網點分發給快遞員、快遞員最后送件上門,每個環節都會有費用產生,而快遞費的80%左右就在這些環節中被分配了。

同時,常年來在快遞產業鏈中都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發件利潤豐厚,而派件利潤微薄。如有些快遞公司的利潤分配方式,是收一個件提成3-4元左右,而派件則大概有1-2元的提成。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常??梢园l現,許多快遞公司業務員勤于收件、發件,而懶于派件、送件,背后也是這一利潤分配規律在起作用。

因此,上調派件費,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視為快遞企業為解決發件業務與派件業務之間利益不平衡的一種辦法。

快遞費會漲價嗎?

有人擔心,派送費上調后,上漲的這部分費用會轉嫁到消費者的快遞費上。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消費者一般不會受到派送費增加的影響。大部分的上調派送費均會先由快遞企業內部消化,消化不了的才有可能傳遞給消費者。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鐘林此前也曾表示,按照行業慣例,派送費由收件網點從快遞費中支出。派送費上調屬于快遞公司的內部結算機制調整,和快遞價格并無直接關系。

事實上,如果考察過去幾年快遞均價的數據會發現,盡管快遞企業派送費不斷調高,但消費者實際支付的快遞費卻不升反降。數據顯示,2017年快遞均價不到12元/件,而2015年是13.4元/件,2014年是14.65元/件,2013年是15.69元/件,2012年是18.6元/件。

對此,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雖然成本不斷增長,但快遞費調價并不容易。由于快遞是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且企業的可替換性較高,在未形成穩固市場地位前,不敢貿然對消費者漲價。

然而,也有業內分析認為,雖然快遞企業調整派件費目前并不會影響消費者寄送快件價格,但這或許是快遞行業價格調整的信號。

畢竟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快遞行業人工工資、房租、車輛等各類成本也在不斷上漲,一些末端派送網點的經營壓力較大,價格上調的張力始終存在。另一方面,充分競爭過后,往往會誕生壟斷企業。幾家公司相互串聯、協同漲價的事情,在快遞行業不是沒有發生過。2016年12月,廣東圓通、中通等5家快遞公司就因協同漲價而收到監管部門65萬元的罰單。

快遞企業集體上調派件費,會帶來壟斷漲價的風險嗎?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教授張曉東表示,快遞公司提高快遞員派送費,不一定導致民眾快遞寄送費上漲。如果快遞費上漲,引發監管部門關注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上調快遞費的企業數量是否超過80%的市場份額,二是企業是否因調價獲得超額利潤。

但同時他也指出,如果企業能夠證明上調費用是由于運輸、人力等成本上漲造成,而且在上漲價格的同時,提高快遞服務的水平與效率,減少野蠻分揀,提高妥投率等,則可避免反壟斷的指責。

關鍵詞: 消費者 企業
相關文章
個人信息是別人的數據?亟需制定專門大數據法律

個人信息是別人的數據?亟需制定專門大數據法律

乘坐網約車網絡購物等隨時生成數據權屬歸誰如何收集仍缺專門規定專家分析國家大數據立法需邁過哪些障礙無論是網絡安全法,還是消費者權益保更多

2018-06-12 11:40:13

"偽科技"包裝的普通商品一定要當心 涉嫌欺騙消費者

以尖端科技概念為噱頭,包裝普通商品欺騙消費者這些偽科技 一定要當心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吳月輝核心閱讀量子養生衣、防引力波輻射服、能更多

2018-10-18 09:04:09

市場監管總局啟動專項執法:重點打擊侵害消費者個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印發通知,在今年4月至9月期間,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守護消費暨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打更多

2019-04-11 10:40:38

如何不讓算法“算計”消費者?在大數據殺熟上消費

數字經濟時代,看不見摸不到的算法時刻左右消費者的選擇。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從網絡購物、交通出行、旅游住宿、訂餐外更多

2021-01-12 09:19:54

套路多損害消費者利益維權難 加強算法有效規制大

同一房型價格不同,同一路線打車卻比其他人高出不少,同一家店的外賣吃得總比別人貴……近年來,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大數據為消費者提供更具更多

2021-01-22 14:28:51

滿足消費者求新求異心理 網紅打卡地拍照打卡成出

假期去哪兒逛?看個展覽、吃頓下午茶、公園里拍拍照……涵蓋吃住行游購娛各個環節的網紅打卡地,成為不少人節假日和周末休閑出行的主要目的更多

2021-02-18 08:37:53

無印良品降價稱:還原商品的價值, 中國消費者是

MUJI無印良品開始了新一輪調價,部分商品降價幅度達1000元,調價商品涉及沙發、日用品、掃除用品、廚具等。4月12日,對于商品降價的原因,M更多

2021-04-13 09:17:20

備受年輕消費者青睞,網紅食品守住安全線需把好“

自熱火鍋、半成品拉面、速食螺螄粉……近期,眾多網紅食品品牌強勢崛起,備受年輕消費者青睞。數據顯示,受一人食與宅經濟等影響,加之電商更多

2021-04-19 08:59:25

人工點餐服務逐漸消失!掃碼點餐要求填個人資料引

下館子本來是一件挺愜意的事情,但近兩年許多消費者發現,走進餐廳想要點餐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服務員不是熱情地遞上傳統菜單,而是湊上更多

2021-05-17 09:46:17

美國6月份消費者價格再次飆升 核心CPI環比上漲0.9%

6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漲幅超過了接受調查的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表明經濟重新開放帶來的大宗商品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繼續加劇通脹壓力。根據美更多

2021-07-14 08: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