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胡楊 每經編輯 王可然
“十一”黃金周是出行旅游的好時機,不少人都在微信朋友圈曬出旅行美照。而小張的“畫風”則比較獨特,作為保險代理人,他每天在朋友圈發布的是各種保險產品的廣告,宣傳語往往緊貼國慶熱點,如“國慶送福利”“國慶出游、保障先行”等,頗為應景。
事實上,把保險產品宣傳主場設在微信的小張并非個例。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來,包括云南、黑龍江、山東在內的多地保監局就針對“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傳播誤導性內容的行為”開出罰單(含下半年公布的罰單),多家保險分支機構以及保險中介公司遭到警告、罰款。
朋友圈傳播誤導性內容違規
一家大型壽險公司代理人小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今,保險代理人的宣傳渠道講究“多管齊下”,除了傳統的面對面交流、電話溝通以外,微信也能非常具體、快捷地傳遞產品信息。“盡管很多微信客戶身在異地,但投保能實現全國聯網,加之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設備‘空中簽名’,因此客戶只需要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信息以及投保人、被投保人資料等,就可以完成投保流程。”他補充道。
今年4月,銀保監會辦公廳曾發出《關于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專項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19號文),對偏離保險本源、以營銷為噱頭、開發“奇葩”產品等行為進行嚴查,并將自查整改的截止日期定在2018年6月30日。而在6月末臨近自查整改結束時,記者就曾收到保險代理人發送的“19號文整改大限將至,應抓緊時間搶購部分類型保險產品”等消息。
實際上,各地監管系統早已對不夠合規的自媒體渠道宣傳出手整治。今年7月2日,云南保監局公布了兩則行政處罰結果,直指泛華聯興保險銷售股份公司云南分公司兩名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存在通過微信散布虛假事實等擾亂保險業正常經營秩序的行為。
今年9月,某中小型壽險公司山東棗莊中心支公司出現部分個人代理人通過微信朋友圈宣傳不合規內容,欺騙投保人的情況。
而在現場檢查過程中,黑龍江保監局也發現類似問題。同樣是今年9月,某壽險公司支公司存在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傳播誤導性內容,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行為,根據現場檢查事實確認書、相關談話筆錄、相關微信群和朋友圈截圖等證據,認定三名人員對此負有直接責任。
強化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管理
記者梳理發現,針對通過微信進行銷售誤導的行為,上述多地保監局普遍采取了警告并罰款的處罰措施。其中,涉及機構的罰款金額最高為5萬元,涉及個人的罰款金額最高則為1萬元。
盡管對上述誤導行為的處罰相對溫和,但銀保監會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大對違法和不當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
監管層方面認為:由于自媒體渠道參與門檻低、發布主體多、信息審核弱、轉發傳播快,已成為保險銷售誤導、不實信息傳播的高發領域,嚴重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埋下大量保險消費糾紛和群體性事件風險隱患。
基于這種特征,今年6月,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加強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行為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嚴格規范所屬保險從業人員利用自媒體編發保險營銷宣傳信息行為,對于涉及保險產品介紹、銷售政策和營銷宣傳推介活動的,應以公司官方自媒體信息為準,嚴禁保險公司分支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分支機構及保險從業人員自行編發。
小張對記者表示,他的微信中發布的宣傳語大多是從同事、同業處“搬運”而來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對于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信息,《通知》要求各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存審核記錄備查。除此之外,在嚴格責任追究方面,《通知》強調:違法和不當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行為責任追究應當納入到各級機構考核之中,并與保險從業人員業績、獎金、職級升降掛鉤。
發朋友圈父親節快樂怎么發小時候,父親的肩膀是看世界的嘹望臺,是他把我們舉過頭頂看世界。不知不覺中,在父親的肩頭發現父親的白發,感謝更多
2020-06-23 09:55:49你知道怎樣關閉微信朋友圈個性化廣告推送嗎?不是那些個人微商發布的廣告,而是微信作為平臺、各種廣告主發布的廣告。前天,在《App廣告消費更多
2020-12-18 09:39:02這個勞動節,大半個朋友圈都在旅游,喜慶的氛圍讓人覺得有點像過年。被疫情封閉了一年多,人們迫切地想要換個地方生活。與往年境外購物、景更多
2021-05-06 09: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