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要聞 >
警惕二手交易平臺的陷阱
來源: 新華社 2018-07-25 16:56:40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后卻隱藏了不少“坑”:惡意砍價、以次充好、吞吃押金……究竟是買賣雙方誠意不夠、還是平臺本身存有漏洞?二手交易平臺又有哪些陷阱需要警惕?記者進行了調查。

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二手交易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二手交易用戶規模已達0.76億人,增長率為55.1%。

然而,不少人卻在二手交易中有著不愉快的經歷,快速增長的網上二手交易也問題頗多。

汕頭大學學生小余在趕集網上看到,原價2000多元的捷安特自行車只賣400多元,賣家還是“發燒友”,小余興奮不已。小余確認了照片中車架上的品牌名后就果斷地買了下來。可高興沒幾天,自行車腳蹬就壞了。修車店的老板告訴小余:“這個車只有車架是這個品牌的,其他配件都被換成了不值錢的。”

不僅買家可能被坑,賣家也有被騙的風險。西安某高校學生小九將一條碼數偏大的裙子掛在閑魚APP上售賣,一名買家看到后提出了“用同款小一碼的裙子換”的建議,約定同時發貨。幾天后,對方收到了裙子并簽收,但小九發現對方卻遲遲不發貨。最后小九找到買家電話,將相關法律法規告訴對方,對方這才同意將裙子寄回。

二手交易平臺寬松的交易環境,也給了一些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空間。北京市某法院的數據顯示,該院2017年審結非法出售發票案件共59件,有26起案件源于一家二手交易平臺。

記者調查發現,二手交易平臺交易套路頗多:

——以次充好,偷換配件。廈門工學院學生小劉曾在閑魚APP上購買了一個充電寶,商品描述和充電寶機身上寫的都是2萬毫安。但使用后小劉發現,這個充電寶僅夠給手機充一次電,還不如舍友5000毫安的充電寶電量足。小劉總結認為,二手交易平臺上的手機、單車、充電寶等產品具有“外觀迷惑性”,很多都是“看上去很美,一用就上當”。閑魚客服對記者說,只要商家賣的不是違禁品,就可以在平臺上發布。

——轉場交易,吞吃押金。安徽阜陽某中學的小張在轉轉APP上看到一部價值900元的小米手機,賣家說自己急需用錢,價格可降至800元,前提是小張要先用微信轉賬400元當作“預付款”,余款等貨到結清。小張轉賬后,卻遲遲沒有收到手機。

——貨物到手再砍價。廣東的石先生曾在轉轉APP上以150元的價格售賣一部手機,一名買家很快就下單,并付錢到交易平臺。但買家收到貨后,卻以手機內部防水標簽變紅為由,要求石先生退還80元。石先生很不滿意,因為他的手機根本就沒有進過水,便向客服申請仲裁,客服回復稱要兩人自行協商解決。苦于沒有留存證據,石先生和買家僵持一周后,無奈同意了買家的請求。后來石先生查看買家的買賣記錄發現,買家是個手機販子,挑毛病把150元的手機砍到70元錢,又轉手200多元賣了出去。

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賴明明認為,二手市場具有“檸檬市場”特點,即信息不對稱,產品的賣方對產品的質量擁有比買方更多的信息,這導致交易中容易出現欺詐行為。

廣東省法學會網絡與電子商務法學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劉穎認為,二手交易平臺應完善買賣雙方的相互評價機制。平臺應當及時準確地將交易數量、交易糾紛及糾紛處理結果進行分析統計,并公布買賣雙方的誠信度、信譽值,為其他交易對象提供參考。

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邱寶昌說,無論買家和賣家,當權益受到損害時,都可以先和交易對象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平臺投訴,之后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保護組織投訴,或者提起法律訴訟。邱寶昌表示,正在立法進程中的電子商務法有望進一步規范線上二手交易市場,強化平臺經營者的責任,更好地保障交易雙方的權益。

關鍵詞: 二手交易 陷阱 平臺
相關文章
網絡二手交易調查:女賣家遭性騷擾、“到手刀”騙局常現

網絡二手交易調查:女賣家遭性騷擾、“到手刀”騙

電子商務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二手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但二手交易平臺上交易常見的“到手刀”等騙局、女性賣家被涉黃信息騷擾等亂象也隨之而來更多

2018-08-28 08:43:58
北京二手車交易新政發行 個人車商市場更穩定

北京二手車交易新政發行 個人車商市場更穩定

在二手車交易環節中,原車主需要等到舊車賣出才能騰挪出購車指標,為方便車商多會選擇租賃指標或用個人名下指標收車。但個人新車指標數量有更多

2022-02-22 08:48:07
花10萬、20萬娶個外國媳婦沒過幾天人跑了!警方抓捕騙婚團伙

花10萬、20萬娶個外國媳婦沒過幾天人跑了!警方抓

近日,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的新聞熱線接到了很多騙婚熱線,他們大多反映說,經人介紹,他們花10萬、20萬的彩禮錢娶了個外國媳婦,沒過幾更多

2019-11-27 15:16:39

十一假期將迎“突擊消費”? 法院:當心預付費陷阱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又到了荷包捂不住的消費旺季。不過,來自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節假日期間的非理性突擊消費也容易引發預付更多

2020-09-27 16:48:23

送餐員拒絕扔垃圾獲差評很委屈 平臺:可申訴

拒絕扔垃圾獲差評 送餐員委屈送餐到客戶家原本已完成服務,但卻被要求順手扔一袋垃圾,送餐騎手小王遇到這樣的情況覺得尷尬。想順手接過垃更多

2018-10-24 08:52:41

上海重罰互聯網出行平臺違法行為:滴滴被罰550萬

新華社上海8月13日電(記者王辰陽)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門12日-13日首次聯合上海市通信管理部門,對滴滴美團享道首汽等互聯網出行平臺開展執法檢更多

2019-08-14 10:34:34

逃不開躲不過的廣告,平臺會員權益屢受侵犯該咋辦

因為虛假承諾會員免廣告,以及提前看、自動續費不規范等問題,4月8日,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搜狐視頻、騰訊體育、PP視頻、樂視更多

2020-04-13 10:07:07

優質資產難鑒別難挖掘 金融服務平臺化對抗“資產

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轉好,企業紛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刺激居民消費成為現階段重點。在此背景下,國金證券適時推出國金證券-汽車消費系列一更多

2020-05-27 09:13:22
618大促各大電商平臺都已摩拳擦掌,“火藥味”已然十足

618大促各大電商平臺都已摩拳擦掌,“火藥味”已

6月12日,阿里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天貓618期間,超過300個明星、4大衛視全部入局,600位總裁將上陣淘寶直播帶貨。且6月1日零點更多

2020-06-16 08:58:10

依法加強管理!互聯網平臺開展存款業務屬“無照駕

互聯網平臺存款伴隨互聯網金融、平臺經濟發展而生,是銀行開展負債業務的一種嘗試。這類傳統金融的新業務模式涉及公眾和存款,必須深入研究更多

2020-12-31 09: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