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雙減”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首善標準,堅持“治亂、減負、防風險”和“改革、轉型、促提升”并重,著力促進教育發展理念更新、教育治理創新和教育生態重塑,努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始終堅持高位推動。市委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直接推動,把“雙減”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市委書記專題會和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多次到市教委及學校調研,與相關企業座談,研究部署推動“雙減”工作落實。成立市、區兩級“雙減”工作專班,強化統籌協調、分工協作、聯合執法,堅持重點任務項目制推進,形成調度會商、掛圖作戰、每日報告工作機制,合力推進“雙減”行動。嚴格檢查督導,以“四不兩直”“雙隨機、一公開”“24小時在線監測”等方式開展執法檢查,對發現問題“雙通報、雙轉辦”。市教委班子成員、掛牌責任督學對義務教育學校開展全覆蓋日常督導,周周檢查、周周通報,實現檢查督導常態化、問題整改及時化。選派200余名駐區、駐企聯絡員,發揮街道屬地網格化管理和“吹哨報到”機制作用,不斷強化日常監管。
始終堅持創新施治。建立預付費資金監管機制,加強辦學許可證管理,嚴格規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印發營利性培訓機構全流程監管意見,構建“行業歸口+行為監管”全過程監管閉環,制定防風險、“營轉非”、“備改審”等10余個配套文件,以政策突破化解治理難題。引導各區充分發揮優勢,努力調動各方積極性,創新開展“雙減”基層實踐。海淀區實現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視頻監控全覆蓋;朝陽區以黨建指導員、教研員、督導員、巡查員、機關聯絡員等“五員”筑牢監管陣地;豐臺區形成“專班+街鎮+樓宇”“集中執法+科技監管+幫扶紓困”的無證機構綜合治理模式。
始終堅持整治亂象。堅持嚴查嚴管嚴治,公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并動態調整建立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臺,實現資金、學生、教師、課程、機構“五個管起來”,做到摸清底數、掌握實情。通報200余家機構,對多家違規企業嚴厲處罰。堅持嚴格審批備案,出臺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無證機構實現動態清零,“營轉非”“備改審”工作全部完成,校外培訓過多過濫、亂象叢生的局面逐步扭轉。堅持治理幫扶并重,制定非學科類營利性培訓機構準入工作銜接意見、學科類培訓機構退租工作指導意見,引導企業向成人職業教育、綜合素養等方向轉型,提供22萬余個崗位促進教培行業人員轉崗再就業,防范化解涉穩風險。
始終堅持精準施策。聚焦校內提質增效,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秩序,編制作業指導手冊,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持續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進校園,全覆蓋開展課后答疑輔導,學生自愿參與率達96%以上。出臺《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開展全學段試卷評估檢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聚焦推進優質均衡,在東城、密云等8區推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試點,大力引導初中教師線上答疑輔導,推動優質師資均衡配置。推進“互聯網+基礎教育”,升級“空中課堂”,完成新一輪全學科全學段線上課程更新,在200余所學校建設“雙師課堂”。召開中小學萬人校長大會,開展“雙減”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市教育工委、市教委班子成員深入全市所有區宣講“雙減”政策,8萬余名干部教師參加。完善新聞發布機制,推進入戶家訪,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爭取家長和社會的理解、支持和監督,凝聚“雙減”工作合力。
始終堅持穩妥落地。強化風險排查處置,建立每日分析、隨時預警工作機制,落實“一址一案一專班”要求,加強對裁員、退費、輿情等風險的監測研判,有針對性落實應對處置措施,確保“雙減”工作總體平穩。聯合約談分類化解,約談450余人次,做到在京重點企業、重點風險機構全覆蓋,堅持談政策、談出路、談責任、談措施,指導機構做好兌課、退費等工作。組織教委機關干部利用周末時間,積極回應學生家長退費、消課等訴求。切實保障群眾利益,指導民辦教育協會建立訴前調解中心、公益消課平臺和法律服務機制。對拒不履約的機構,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涉嫌違法的依法核查打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政策)。受此影響,教更多
2021-07-30 13:35:37■教指委專家談雙減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更多
2022-01-12 14:05:402月15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將委托有資質的、信譽度高的第三方機構開展學校落實雙減工作的獨立調查更多
2022-02-15 14:15:37教師不會教了的擔心,折射出教育從總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的轉型之痛;折射出現有教材體系供給與學生需求之間的矛盾;折射出教育改革從觀念到更多
2022-04-01 1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