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情 >
【世界報資訊】陸成秋:“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何以實證百萬年人類演化史?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2-15 09:15:30

位于湖北十堰鄖陽學堂梁子遺址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于2022年12月提取出土,這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該發現是2022年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發現之一,入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2022國際十大考古新聞。

“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如何被發現?有何特點?為何它為實證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演化史提供重要依據?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專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學堂梁子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陸成秋。


(資料圖)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發掘出土過程是怎樣的?目前為止,主要做了哪些保護工作?

陸成秋:2022年5月18日上午,學堂梁子遺址考古隊員在遺址內發掘時,發現一件化石和人類頭骨化石十分相像,通過視頻連線,我當時已經有了初步判斷。當天下午,我從武漢趕到現場,當時化石僅露出一半,另一半仍在原生地層中,頭骨有明顯的眉弓,結合頭骨的大小、弧度和輪廓等特征。我基本判斷這是古人類頭骨化石。

后來,經與中國科學院古人類專家視頻連線,進一步確認這件化石是古人類頭骨化石。我和隊員都很激動,很幸運有此發現,我們應該是創造了歷史。

“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位于地表以下62厘米的位置,埋在有一定鈣質膠結物的砂土地層中。經過初步清理,出露額骨(包括眉脊)、眼眶、頂骨、左側顴骨和顳骨及枕骨左側。化石出露部分保存完好,形態清晰,人類屬性確鑿。更可貴的是,該頭骨形態基本正常,沒發生明顯變形。

這枚頭骨化石從2022年5月18日面世到同年12月3日被提取出土,歷時半年多。為保護化石,后續修建了恒溫恒濕考古方艙。提取出土的頭骨被妥善存放在特制保險柜中。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借助科技手段記錄現場遺跡遺物,在4平方米的頭骨發掘探方區,以1平方米的探方分四個亞方、每2厘米為一個操作層進行精細發掘。同時,開展了多學科取樣,圍繞人類化石和其它遺存,系統采集了大量用于年代、環境、埋藏、殘留物和分子生物學分析等多學科研究的沉積樣品,對每個發掘操作層都做了高清晰度的實景三維建模,留取海量發掘圖片、影像與數據資料。

另外,出于文物保護和為后續地質學、殘留物、分子生物學分析等多學科研究保留樣品的目的,提取出土的頭骨上部右側保留厚約2厘米的地層堆積物,下方保留約10厘米厚的地層堆積物基座。

中新社記者:迄今為止,這是學堂梁子遺址第三次發現保存完整的人類頭骨化石,分別有什么特點?解答了哪些關于人類演化的歷史謎團?

陸成秋:1989年和1990年,湖北鄖縣學堂梁子遺址先后發現了兩枚古人類頭骨化石,根據頭骨特征,屬于直立人類型,被定名為“鄖縣直立人”。這兩枚人類頭骨化石,被專家認為是距今約100萬年的遠古人類化石,實證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

“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與1號、2號頭骨化石位于同一套地層。其中,1號離2號3.3米、離3號33米。如果說1號、2號頭骨化石的發現具有偶然性,那么3號頭骨化石的出現,或指示此地為古人類經常活動之地而非臨時營地。

相較于“鄖縣人”1號、2號頭骨化石,3號頭骨化石出土時未發現明顯變形,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其直立人形態特點更加明確,所能提供的性狀信息更豐富,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前兩枚頭骨化石變形的缺憾。

“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保留了該階段人類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學特征,不僅可以提供可靠的研究數據,也有助于1號、2號復原。3枚頭骨化石數據相互佐證。

?中新社記者:“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對研究亞洲古人類演化歷史有怎樣的意義?它向后世講述了怎樣的東方人類故鄉先民演化故事?

陸成秋:目前,東亞地區超過10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有距今200多萬年的建始直立人7顆牙齒、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2顆牙齒、距今163萬年至115萬年的藍田人嚴重變形破損頭蓋骨1件和部分頜骨,這些材料所能提供的早期人類的體質形態結構數據及遺傳信息極為有限,對他們的研究和認識仍存在很多局限。

距今100萬年左右的鄖縣人,處于古人類發展研究的中間環節,填補了亞洲古人類演化發展的缺環。“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處在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可為探討東亞古人類演化模式、東亞直立人來源、東亞直立人與智人演化關系等重大課題提供翔實而關鍵的化石及文化證據,為實證中華大地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講好東方人類故鄉先民演化和文化發展的故事,提供關鍵節點的重要依據與信息。

“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發現地——學堂梁子遺址所在的秦嶺及漢水中上游河谷,是中國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類演化圣地。在陜西藍田上陳村附近發現的約212萬年前、非洲之外年代最早的石制品,距今163萬年至115萬年間的公王嶺藍田猿人頭蓋骨,在湖北境內發現的約100萬年前的鄖縣直立人和大約同期的梅鋪直立人、約50萬年前的白龍洞直立人,約10萬年前的黃龍洞早期現代人和150余處舊石器時代各時段的考古遺址都分布在這一地區,構成200萬年以來人類遷徙演化的廊道。

這些遺存表明,該地區在遠古發生過不同時期、不同人群頻繁的遷徙與狩獵采集活動。我們的祖先在這一山川地域適應生存、勞作繁衍,為考古工作者留下了豐富、珍貴的文化遺產和重建舊石器時代人類歷史的重要科學資源。

中新社記者:下一階段,針對“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還將進行哪些研究和探索,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陸成秋:目前,“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已順利提取出土,進入修復和研究環節。

在經過必要修復,去除多余的圍巖、膠結物后,“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將被送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利用專門開發的高精度CT進行斷層掃描、數據提取與形態重建,之后再運回遺址作進一步觀測和研究。

我們采用多種方法和多學科聯合攻關,對“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從形態、結構、年齡、性別與埋藏情況等方面開展精細研究。在頭骨化石附近,還發掘出一些伴生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后續將做系統觀測和研究,探討人與動物、石制品的關系,繼而分析“鄖縣人”的體質特征、演化地位及其文化與技術特點和適應生存方式。

因頭骨化石周圍的土壤、化石等物質中保留有大量珍貴的科學信息,考古人員圍繞頭骨化石周圍4平方米范圍,采取1400多份樣品。除滿足現階段科研外,還為后面可能的科研活動預留足夠空間和樣品。

未來,將綜合開展考古學、古人類學、地質學、古環境學和多手段的年代學分析,以及基于古人類形態特征大數據矩陣的系統發育學及可能的遺傳學研究,全面獲取“鄖縣人”3號頭骨的形態、結構、遺傳及其共生的文化遺物、遺跡所富含的珍貴科學信息,揭示其在人類演化階段和文化發展地位上的科學價值,為后期復原古人類行為、解讀其生存適應方式、文化能力等提供材料與依據。(完)

受訪者簡介:

陸成秋,壯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舊石器考古學研究,先后主持鄖縣學堂梁子遺址、南漳川廟山墓地、沙洋葉家灣遺址、鐘祥寨子山遺址等2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和50多項田野考古調查,參與了鄖西白龍洞、天門龍嘴、天門石家河、法國Arago遺址等考古發掘,負責并親自解剖發掘的譚家嶺城址是石家河遺址考古又一重要發現,榮獲201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7年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十大發現和中國考古學會2018年田野考古發掘二等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丹江口庫區文物保護規劃方案》(第一版)的主要編寫人員之一;《天門龍咀》副主編之一,先后在《江漢考古》《PNPNAS》《QuaternaryInternational》等期刊上發表20多篇文章。

作者:梁婷馬芙蓉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鍵詞: 學堂梁子遺址
相關文章
華陽集團部署2023年煤炭生產建設工作

華陽集團部署2023年煤炭生產建設工作

  為貫徹落實職代會精神,2月10日,華陽集團召開2023年煤炭生產建設工作會,回顧總結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華陽集團常務副總更多

2023-02-14 14:58:01
世界快看點丨解讀:2023年1月份CPI有所上漲 PPI繼續下降

世界快看點丨解讀:2023年1月份CPI有所上漲 PPI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2023年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更多

2023-02-14 10:59:30
日通關7萬噸 策克口岸恢復蒙古國煤炭跨境運輸

日通關7萬噸 策克口岸恢復蒙古國煤炭跨境運輸

  2月12日8時,在策克口岸十進六出運輸通道內,一輛輛滿載蒙古國進口原煤的車輛從西伯庫倫口岸駛入策克口岸查驗區,等待中方查驗后依次有序更多

2023-02-14 10:14:15
內蒙古:三個盟市原煤產量占全區比重86.7%

內蒙古:三個盟市原煤產量占全區比重86.7%

  內蒙古統計局最新消息:2022年,內蒙古11個產煤盟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有升有降。  其中,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市原更多

2023-02-14 10:01:49
每日動態!第七批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一級達標煤礦名單公布

每日動態!第七批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一級達標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于公布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一級達標煤礦名單(第七批)的通知礦安〔2023〕12號各產煤省、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煤更多

2023-02-14 10:05:19
焦點觀察:山西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焦點觀察:山西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介紹,自2020年4月全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和煤礦企業在制度完善、秩序規范、模更多

2023-02-14 09:58:47
CCTD:煤市下跌慣性何時打破?

CCTD:煤市下跌慣性何時打破?

  市場情況綜述  產地方面,隨著供應進一步回歸以及沿海價格快速下行,晉陜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后半周有加速下跌跡象。目前鄂爾多斯、更多

2023-02-14 10:16:47
俄中新鐵路橋賈林達-漠河的年貨運量可能會達到2000萬噸至4000萬-每日快播

俄中新鐵路橋賈林達-漠河的年貨運量可能會達到200

  據俄羅斯遠東媒體援引阿穆爾州州長瓦西里·奧爾洛夫的話報道,俄羅斯和中國有必要簽署一系列政府間文件,以進一步有效地開展俄中新鐵路口更多

2023-02-13 10:01:35
今頭條!印尼2023年將出口超5億噸煤炭

今頭條!印尼2023年將出口超5億噸煤炭

  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部長阿里芬·塔利夫(ArifinTasrif)1月30日表示,印尼今年計劃生產695億噸煤炭,出口518億噸。  阿里芬·塔利夫稱更多

2023-02-13 10:00:08
2月第一周福建省煤炭市場價格穩中微跌

2月第一周福建省煤炭市場價格穩中微跌

  根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監測系統監測數據顯示,上周(2023年1月30日-2023年2月5日)福建省監測樣本企業的煤炭市場價格平均為162767元噸,更多

2023-02-13 1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