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情 >
王家大院:古鎮美食知多少 當前焦點
來源:本站 2023-01-19 11:14:09

美景與美食皆不可辜負。大凡旅游業發達之地,除可供游覽觀賞的自然人文景觀外,令人流連忘返的舌尖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在山西省靈石縣靜升古鎮,這里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王家大院,村里鎮外到處是飛檐翹角、灰墻黛瓦的古建筑,“九溝八堡十八巷,一條大街五里長”的布局好似一副橫軸畫卷在黃土坡上徐徐展開,每逢五一、十一黃金周都是游人如潮,場面異常熱鬧。大概因這樣的緣故,一些外地親友總喜歡問這里有什么美食,業余時間喜歡探究的我,于是便多操了一份“閑心”……


(資料圖)

手工月餅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作為一種時令食品,中秋節吃月餅是全國各地普遍存在的風俗,然而在靜升古鎮,無論什么時候,大街小巷都有門店專門銷售月餅。百年老字號的招牌隨處可見,“月餅,月餅,出售本地月餅”,喊話器里的叫賣聲悠長而飄遠,而外地游客在品嘗后都印象深刻,那與它地截然不同的口味儼然是一種難得的美食享受。

靜升月餅有其獨特之處。受各地民間飲食習慣、民俗文化的影響,我國月餅制作南北不同、手法各異,素有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月餅之分,而即便是晉式月餅,也因省域廣闊,又衍化出提漿、混糖、細皮、夯皮、雙合成等種種品類,靜升手工月餅當屬其中的“夯皮”。所謂“夯”,概因這種月餅系手工制做,表面粗笨,皮餡結實,給人以粗獷之感,但靜升月餅卻似乎“夯”得有點不一樣。其所用食材講究精挑細選,餅皮多以精粉、熟油、飴糖、白糖等添加適度清水攪拌揉制,五仁、芝麻、紅糖、棗泥、豆沙等多種餡料的調配能適應不同人群口味,餅坯采用雕有精美花紋的模具磕制,然后入爐烘烤,對餅皮厚薄、個頭大小、口感風味、時間火候、外觀色澤都有嚴格要求。否則,次品寧肯倒掉喂豬,也絕不昧心售出。這種嚴苛追求傳統工藝的做法,可謂將夯月餅發揮到了極致,這大概也是靜升月餅遠近出名的原因吧。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山西人,也曾嘗過省內其它地方的月餅,口感甜膩者有之,咀嚼粘牙者有之,外形粗樸如“村婦”者則多之又多,唯有靜升月餅“容顏”精致得更像是一位經過精心妝點的妙齡女子,既避免了它地月餅的不足,又集中了他們的優點。尤其是那剛剛出爐的新月餅,壓了精美花紋的餅身呈淺淺的焦黃,色澤誘人,輕輕一咬,入口酥松,淡甜不膩,細細品嚼,淳厚的餅香頓時在牙齒間流淌。難怪一些外地游客在品嘗后,會留下這樣的評論:吃靜升月餅,以剛出爐的為佳!

靜升月餅年代久遠,有點歷史的老字號就有好幾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和誠”。這是一家創辦于清朝末年的糕點食品店,創辦人是離古鎮不遠的許家坡底村吳氏家族,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據“德和誠”傳人吳修康先生文章,吳氏早年是以制售蕎面碗托起家,后來投資創辦了多個店號經營生意,“德和誠”是其中之一。其店址最初設在縣城北街,民國初期在靜升也增設店面,兩處地方同時進行面食加工,生產銷售糕點、爐食、醬醋等,月餅是其中的主打產品。其制作技術由當時享有盛譽的面點廚藝大師本地人郭三保、平遙人張勝景共同指導把關,經過百年的傳承發展,現已成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靈石及周邊地區,可謂是聲名遠播、家喻戶曉。

王家豆腐宴

豆腐是我國常見的一種食材,相傳起于漢代,歷史可謂久遠。以豆腐為主烹制菜肴做成一桌宴席,這在飲食文化中叫“豆腐宴”。我國地域廣大,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許多地方都可見到“豆腐宴”的身影,像山東泰安就有“泰山豆腐宴”,傳聞源自古代帝王登臨泰山的封禪活動,是皇帝專用御膳,堪稱天下名宴,其它如北京“延慶柳溝豆腐宴”、四川廣元“劍門關豆腐宴”、江西鷹潭上清古鎮的“天師豆腐宴”等也很出名。相比之下,靜升古鎮的“王家豆腐宴”可謂默默無聞,名頭小得連一些本地人也不曾聽說過。

初聞“王家豆腐宴”,是在縣政協組織的一次社情民意研討會上。會議話題是如何打造山西美食,一位人大代表應邀參加,他本人是屢獲大獎的國家級名廚,手上有好幾個大酒店,長期擔任縣烹飪協會會長,熟知全縣餐飲美食,在發言中提出應該以“王家豆腐宴”為主,打造本縣的地標美食。一向名不見經傳,行家卻又如此推崇,這不由得給“王家豆腐宴”平添了幾分神秘感。那么,歷史上的“王家豆腐宴”究竟如何呢?

據王家大院文化研究室楊迎光先生文章,王家大院的創造者王氏家族剛遷居靜升時,始祖王實以做豆腐、賣豆腐為生,僅能賺取一點零花錢,日子過得極其艱難,逢年過節和家人生日,其妻只能用自家產的豆腐做菜改善伙食。為了避免吃膩,每次都不重復,想著法子變花樣,這次涼拌,下次熱炒,過冬油炸,過年煲湯……經年累月,竟創造出多種豆腐菜的做法。后來,靠著誠實守信、童叟無欺的經營之道,日益富裕起來的王家后人不忘祖先創業守成的艱辛,將這一傳統堅持延續下來,久而久之形成了“王家豆腐宴”。

“王家豆腐宴”成形于明代,起初并不豐盛。王氏各家各戶每年春節餐桌上必擺的也只有四道菜肴,即蔥花拌豆腐、清炒豆腐、南瓜燉豆腐、白菜豆腐湯。四道菜看似平常無奇,平常人家皆可烹制,卻因集中蘊含了王氏勤儉持家的家風理念而流傳最廣。如今,漫步靜升街頭,尋常餐飲小店里大都有“王家豆腐”這個菜名,比較正宗的做法是清炒,大火爆炒、幾經顛翻后的豆腐丁塊完好不散,上面浸裹著一層清亮的油汁,在幾片青綠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瑩白如玉,一筷子夾起晃晃悠悠,咬一下,有些燙嘴的熱氣里是滿口的嫩滑鮮香。這種一清二白、完全保持本色的做法,令人不由地對當年的王家浮想聯翩……

歲月在流淌,時代在發展。清朝時的王氏家族由商而官、顯赫一時,已經貴為全縣四大家族之一,其所秉持的“王家豆腐宴”大多聘請當地名廚操刀,在傳承過程中逐步增添了新的內容,如:糊糊辣椒炒豆腐、砂鍋燉豆腐、雙菇扒玉脂豆腐、焦鍋豆腐丸、八寶豆腐箱、熗拌素雞卷、養生黑腐竹、石鍋煨豆腐、蔬菜養生豆腐、酸辣豆腐湯等。這些菜葷素搭配,花樣翻新,色香味俱全,是真正的豆腐宴席,制作方法卻已非一般飯店所能掌握。如今在靜升古鎮,也只有“德和誠”“王家莊園”等少數幾家酒店的本地廚師能夠做出,如不事先打聽預約,普通游客已是很難見到。

合碗子

“臘月二十六,定下碗碗做好肉。”定碗碗又稱“合碗子”,是盛行于山西晉中一帶的特色肉食做法,品種主要有腐乳肉、酥肉、糊肉、燒肉、丸子、肘子等,是靈石人過年時必備的主要肉食菜肴。在古鎮靜升,合碗子是當之無愧的年味魁首。看吧,年前的幾日里家家戶戶都不得閑,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來家制作,或在飯店預訂購買,儲備的合碗子少則二三十個,多的可達上百,不光自己享用,還用來饋贈親友,那熱鬧紅火勁儼然是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合碗子制作工序復雜。選用豬肉要求新鮮,尤以糧食喂養大的家豬肉最好。不同品類的合碗子對肉的要求也不同,腐乳肉多用肥瘦相間的五花,紅肉白肉分明的后座是制做肘子、燒肉、糊肉的最佳材料,酥肉須用大塊的瘦肉,排骨則以肋間指排為好。各品類的做法也不盡相同,腐乳肉、肘子、燒肉、糊肉等要事先下鍋鹵煮,酥肉片、排骨塊須提前腌漬,中間加工或切或片或連刀,有的還要涂蜜上色、掛糊油炸、加拌醬料等,操作手法隨種類變化,不一而足。唯一相同的大概只有最后的一道工序,即碼入黑瓷粗碗,加蔥姜蒜末及少許鹵湯蒸制。整個過程頭緒雜多、步驟繁瑣,要想做出正宗的美味合碗,憑的是熟知各種食材的秉性,對味道的掌控能力及刀工火候等。

作為一種傳統美食,合碗子由來已久。在遙遠的古代社會,豬為六牲之一,一般農戶家庭均有飼養,過年殺豬吃肉是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有關記載表明,至遲在清代,豬肉已經成為國人最主要的肉食來源,山西晉菜、全國八大菜系及著名的滿漢全席中都能見到各種以豬肉為主的菜品,其中不乏扣碗肉的身影。具體到古鎮靜升所處的靈石河東一帶,當時有頭臉的富家大戶過年或婚喪嫁娶,講究聘請名廚制作“拼盤八大碗”“十六器”或“四干、四鮮、四葷、四素”的“四四席”等,腐乳肉、燒肉、酥肉、肘子等其中的一些扣碗肉菜做法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在社會上流傳開來,隨著歲月流轉成了過年時家家戶戶必備的美味。

合碗子經過最后蒸制已經完全成為熟食,待自然冷卻后摞疊入箱擱置戶外,在寒冷的年關正月里可以保持半月二十天不腐不壞。食用時只需隨取隨用,重新入籠蒸餾片刻,味道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依然香美如故。在以前物質匱乏、技術落后的年代,平日吃合碗子曾經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奢望。如今,隨著市場產品極大豐富和冷藏冷凍、真空塑封技術的高度普及,這早已不是什么難事。在靜升古鎮旅游,隨意走進一家本地餐館,均能品嘗享受。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美食。在古鎮的千年歲月里,演化生成的美食其實又何止月餅、豆腐宴、合碗子呢?古鎮地處山西腹地,古代南北交通由此經過,黃土高原上的各處風味在此不斷匯集,形成眾多的地方吃食美味,只不過有傳承有流失罷了。民國年間,本地有名廚善作“咬火宴”,將食材雕塑、粘接、繪色做成建筑、人物、動物、花草等各種造型,今已失之不傳。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時代在滾滾向前,人們的飲食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古鎮美食知多少?歷史知道,歲月知道!

遆國寧

相關文章
每日觀察!12月份內蒙古煤炭價格環比下降8.3%

每日觀察!12月份內蒙古煤炭價格環比下降8.3%

  2022年12月份受疫情防控、原油價格變化,農業生產進程和建筑工程進展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環比下降。據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生產資料市場監更多

2023-01-19 10:54:37
促開采、增儲備、搶維修、保運輸,各地多措并舉——力保群眾溫暖過冬過年 焦點速訊

促開采、增儲備、搶維修、保運輸,各地多措并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做好歲末年初各項工作,強化市場保供穩價,加強能源調節,確保群眾溫暖安全過冬。冬季供暖事關千家萬戶,是重要更多

2023-01-19 10:08:31
生態環境部:推動保供煤礦全部按時保質完成環評辦理

生態環境部:推動保供煤礦全部按時保質完成環評辦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將落實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和綠色通道機制,推進十四五重大工更多

2023-01-19 08:59:13
長春市電企煤炭庫存可用20天

長春市電企煤炭庫存可用20天

  1月17日,長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3年迎新春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時介紹,截至目前,長春市六大熱電企業煤炭庫存合計130萬噸,按照采暖更多

2023-01-18 10:05:48
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

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

  1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  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863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46更多

2023-01-18 10:17:52
2023年第1周內蒙古煤炭價格環比上漲0.2%-當前時訊

2023年第1周內蒙古煤炭價格環比上漲0.2%-當前時訊

  據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本周(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6日)從監測品種樣本數據來看煤炭平均價格為83675元更多

2023-01-18 10:06:29
2023年第1周河南省煤炭價格小幅上漲

2023年第1周河南省煤炭價格小幅上漲

  據河南省商務廳監測,上周(1月2日-1月8日)河南省煤炭價格小幅上漲。上周全省煤炭均價為98996元噸,較前一周價格上漲06%。其中,煉焦煤、更多

2023-01-18 10:10:07
【當前獨家】2023年第1周福建省煤炭市場價格穩中上漲

【當前獨家】2023年第1周福建省煤炭市場價格穩中

  根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監測系統監測數據顯示,上周(2023年1月2日-2023年1月8日)福建省監測樣本企業的煤炭市場價格平均為164667元噸,環更多

2023-01-18 10:13:50
熱點在線丨2022年12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增3.0% 火電增1.3% 水電增3.6%

熱點在線丨2022年12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增3.0% 火電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消息顯示,2022年12月份,全國發電量75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增速比上月加快29個百分點,電力生產增速加快,日更多

2023-01-18 09:01:06
CCTD:國際主要港口動力煤價格以降為主-當前信息

CCTD:國際主要港口動力煤價格以降為主-當前信息

  上周,由于歐洲日韓等澳煤主要進口地區氣溫高于預期,疊加天然氣價格下跌,對澳洲高卡煤需求低迷,紐卡斯爾港煤價繼續下調,由于歐洲和南更多

2023-01-17 15: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