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很多企業在勞動競賽中未進行成果共享、參賽者積極性不高的實際問題,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總工會將“股份制”引入勞動競賽,引導企業讓產業工人在參加勞動競賽中入股,分享勞動競賽超產增效所帶來的紅利,提高工人參賽積極性。
濱海縣總于2020年推出這一做法,并將其寫進《新時代濱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
濱海縣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程華介紹,根據縣總制定的指導意見,產業工人參加勞動競賽可以參賽股、技術股、效益股、建言股、超產股、營銷股等6種形式入股分紅。
在參賽股一項中,企業設立勞動競賽資金,產業工人參加企業和工會組織的勞動競賽1次為1股,勞動競賽結束后,每股獲得200元~300元浮動工資。
在技術股一項中,技術人員實行師帶徒1人,在規定時間內出師的為1股,普及推廣1項新技術并取得成效的為1股;每培訓50名缺技術職工,經考試合格的為1股,每股給予300元~500元獎勵。
在效益股一項中,產業工人進行技術革新、管理創新、發明創造,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可享受一次性、短期性、長期性效益分紅。一次性為1000元1股,短期性為1萬元1股,長期性為2萬元1股,每股按效益總額的1%分紅。
建言股,即產業工人向企業提合理化建議,提1條合理化建議被企業采納為1股,每股按200元~500元進行一次性獎勵。
超產股,即以勞動定額為基數,對產業工人通過勞動競賽,超額完成勞動定額或為完成緊急生產任務,經與工會協商,超時加班等所取得的超產效益,享受超產股。每超產效益1000元的為1股,每股按超產效益總額6%進行分紅。在產品營銷方面,工人做出突出貢獻的也可享受股份分紅。
超威電源公司鑄板車間副主任阿蘇都哈在勞動競賽中改進了板柵生產工藝,使每班次生產的板柵正負片由原來的1.2萬片增加到2.7萬片。新工藝實行9個月后,阿蘇都哈分到了技改紅利2.3萬元。
“超產入股分紅,企業增效,我也得利。”蘇鹽公司車工劉訓普說,2020年以來,他加工生產閥門2300(套)件,產生超產效益10萬余元,個人一共得到超產分成1.6萬余元。
據濱海縣總工會主席楊朝暉介紹,將“股份制”引入勞動競賽1年間,濱海縣8萬名產業工人積極參加技術創新、建言獻策、超產增效、提高技能等13項勞動競賽,培訓5776名職工,師帶徒2148人,實施工藝改革63項,銷售庫存產品4600萬元,為企業增效1.86億元,參賽者分享競賽紅利5400多萬元。
4月2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去年組織開展了10項省級示范性勞動競賽、4個專項勞動競賽,78項179個工種省級技更多
2022-04-29 11: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