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28日,普路通集合競價小幅高開,開盤迅速走低,午后盤中一度封死跌停。截至發稿,仍下跌近8%。
消息面,普路通2月27日公告,公司擬與鈉壹新能源共同出資設立控股子公司普鈉時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普鈉時代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公司出資6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0%。
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注冊完成后,將持續進行鈉離子電池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持續完備產業發展、公司發展所需的產品體系和技術體系,并將盡快啟動生產線建設,具體規劃包括:2023年實現中試線設計產能100MWh,并在中試成功、電芯性能體系固化的基礎之上投產第一期設計產能1GWh的鈉離子電池量產線,2024年電池量產線設計產能擬逐步擴張至3GWh。
此次對外投資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是一次跨界轉型。資料顯示,普路通于2015年上市,公司主要從事供應鏈管理綜合服務,主營業務涉及ICT領域的B2B供應鏈管理、醫療器械領域的B2B供應鏈管理、融資租賃、跨境電商、市政基建等。
作為供應鏈管理企業,選擇跨界投資最火熱的鈉離子電池,普路通給出了三點原因:一方面政策上有相應的支持;另一方面,公司認為儲能行業是長期優質賽道,今年上游碳酸鋰價格開始下行,下游又有提振收益的政策空間;最后,公司看好現在的鈉離子電池產業時間窗口,相關產業化發展趨勢顯現。
德邦證券研報認為,從性能來看,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在100-150wh/kg,比較接近于磷酸鐵鋰電池120-180wh/kg的水平;循環次數上,鈉離子電池2000次以上的循環壽命已經比較接近于鋰離子電池3000次以上的循環;從成本來看,鈉離子電池度電成本約是三元鋰電池的50%,約是磷酸鐵鋰電池的70%,而且隨著產業鏈成熟,材料成本有望進一步下探。從長期發展空間來看,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及降本均具有較大挖掘空間,未來在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應用場景具備挑戰磷酸鐵鋰電池的潛力。
根據國聯證券測算,預計2025年國內鈉電池需求有望達到32.9GWh,對應市場空間約203.7億元;預計2027年國內需求有望達到137.3GWh,對應市場空間約824億元,2023-2027年CAGR為141.3%。可以看出,鈉離子電池的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高景氣,負極材料業務下游需求旺盛。更多
2022-07-13 16: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