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超1600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兩融余額相比1月底上漲超過3%;ETF發行與存量品種的交易趨向活躍……多個高頻數據顯示A股增量資金入場。
(相關資料圖)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A股市場基本面趨勢和歷史估值水平仍具吸引力,存結構性配置機會,不過投資者短期需要回避一些過熱概念,降低交易風險。
北向資金連續15周凈買入
2月22日,三大指數悉數收跌,北向資金當日凈賣出47.34億元。但從今年以來的情況來看,北向資金保持著較為穩健的加倉步伐。數據顯示,截至2月22日,北向資金2023年以來凈買入金額已經超過1600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的900.20億元;累計凈買入金額也超過1.88萬億元,自2016年以來整體呈攀升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來的七個交易周中,北向資金均呈現凈買入態勢。自去年11月中旬以來,北向資金已連續凈買入15個交易周,單周凈買入額最高達到485.16億元。
“北向資金在今年初大幅凈流入A股市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今年中國經濟有望顯著反彈,相比之下歐美經濟則面臨衰退風險;二是A股自去年11月以來跑輸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有補漲需求。”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
食品飲料、電力設備、非銀金融等行業成為北向資金近期加倉的重點。據統計,截至2月21日,近一個月來,北向資金分別凈買入上述行業94.69億元、82.67億元和69.69億元,位居各行業前列。此外,北向資金近一個月凈買入計算機、機械設備行業也都超過50億元。從持股市值來看,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美的集團、招商銀行和隆基綠能依然是北向資金倉位居前的個股。
兩融等多個指標釋放暖意
實際上,包括近期兩融數據、基金發行等在內的多組數據顯示,市場增量資金總量和資金活躍度均在提升。
據統計,截至2月21日,A股市場兩融余額約為15821.49億元,相比1月底的15357.63億元上漲3.02%。其中,融資余額1.48萬億元,融券余額976.19億元,較1月底均有所上漲。此外,從融資凈買入額來看,最近四個交易周分別凈買入393.32億元、125.27億元、61.45億元和77.53億元,均為正值。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證金融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正式上線。專家表示,試點上線后,證券公司兩融業務或將被進一步激發,A股市場也將迎來增量資金。這部分資金高度活躍,將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市場成交意愿。
另一方面,素有“機構風向標”之稱的ETF正迎來發行“小陽春”,包括增強類ETF、行業主題ETF等在內的品種密集發行,且獲得投資者積極認購。例如,工銀瑞信稀有金屬ETF日前將原定認購截止日由2月17日提前至2月13日,隨后又對現金認購申請采取了“比例確認”的原則予以部分確認。最終該ETF首募規模達18.35億元。
此外,今年以來存量ETF成交也持續活躍。據統計,近一周來,全市場ETF份額增加12.84億份,環比增長0.09%,達14445.74億份;總規模增加18.19億元,環比增長0.11%,為16269.16億元;ETF日均成交額增加99.80億元,環比大增11.07%,為1001.70億元,成交活躍度保持高位。而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ETF份額增加147.59億份,環比大增1.03%;總規模則增加42.27億元,環比增長0.26%。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ETF申贖情況反映出資金較為看好市場結構性投資機會,重點配置細分行業主題ETF,其中科技成長板塊成為重點布局領域。
機構看好A股結構性機會
自去年11月以來,A股市場已經歷明顯上漲趨勢。對于后續市場投資邏輯,機構表示,目前基本面趨勢和歷史估值水平依然較有吸引力,A股市場仍存結構性配置機會。不過,投資者短期也需要回避一些過熱概念的交易,降低交易風險。
高盛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日前表示,當下海外投資者比國內投資者更為樂觀,高盛對待A股與港股都建議高配。從中長線投資或者資產配置的角度看,A股機會更多。
全球資管巨頭安本則認為,以市凈率而言,中國A股市場的交易價格低于其過去15年平均水平約35%,預計今年中國國內消費復蘇將帶動公司營業收入增長。
富達基金股票投資部副總監周文群也表示,高質量風格有望在2023年重新回歸。盡管經過近期大漲后A股估值優勢有所降低,但中國經濟復蘇為A股長期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中歐基金表示,2月以來A股市場震蕩,板塊輪動節奏加快。對于后續市場,在經過節前的上漲之后,部分資金有一定獲利回吐的需求,外部事件也對風險偏好產生一定影響,但整體而言,基本面趨勢并不疲弱。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自2022年10月底以來,A股反映了一系列樂觀預期,隨著經濟復常預期兌現,疊加近期海外及刺激政策樂觀預期有所修正,導致部分獲利資金兌現需求強,因此行情進入整固期。不過,該機構同時認為,投資者短期需回避過熱概念交易,配置更聚焦基本面向上的方向。
“今年賺小錢 明年賺大錢”!中信建投策略會刷屏!新一輪科技周期顯現
多家券商2023年“探春” 風險偏好有望抬升 把握低估值成長主線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2月20日,河南能源永煤集團新橋煤礦順利通過國家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組驗收,達到國家Ⅰ類中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水平。這是河南省第一座國更多
2023-02-23 09:17:21國際市場偏弱運行 2月以來,國際煤炭市場偏弱運行。歐洲三港的煤炭庫存在高位徘徊。2月10日,歐洲三港煤炭總庫存達到5699萬噸,比去年更多
2023-02-22 10:12:16截至目前,全國各省(市、區)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已陸續發布,其中關于能源領域的表述勾勒出各地今年乃至未來5年能源產業發展的路線圖和更多
2023-02-22 09:54:13監測數據顯示,1月天津市煤炭均價為734元噸,環比持平,同比下降12%。1月動力煤市場整體運行平穩,上游煤礦自元旦后陸續安排春節放假,平更多
2023-02-22 10:14:29根據巴彥淖爾市商務局監測的數據顯示,1月份,煤炭均價為102778元噸,較上月下降46%。其中,無煙煤2號平均價格為81667元噸,較上月下降35%更多
2023-02-22 10:12:05上周以來,在剛性采購需求明顯恢復和短期大幅下跌后的投機需求帶動下,煤炭市場情緒面持續好轉,價格迎來全面上行。 產地方面,庫存壓更多
2023-02-22 09:53:10一、全省用電情況 1月份,江蘇省全社會用電量5366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01%;年累計全社會用電量5366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01%。 本更多
2023-02-22 08:55:28截至目前,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圓滿完成了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訂貨工作,全年電煤需求實現長協煤100%全覆蓋,訂貨總量創歷史新高。更多
2023-02-22 09:04:20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消息,2022年12月份,陜西省原煤產量665321萬噸,同比增加7036萬噸,上升107%,環比增加28259萬噸,上升444%。 更多
2023-02-22 08:54:30上周,終端庫存高企,日韓對澳煤需求繼續保持低迷,歐洲地區天然氣庫存高位且煤炭現貨供應較為充足,抑制終端采購興趣,澳大利亞動力煤價更多
2023-02-21 16: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