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兩會即將拉開帷幕。作為舉國矚目的重大會議,兩會議題對我國多領域發展無疑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從大盤表現來看,東北證券指出,近十年來,兩會召開前一周,大盤指數多數呈現上漲趨勢,成長風格彈性相對較大,主要源于業績真空期內成長風格對政策預期催化相對較為敏感;召開期間大盤表現相對震蕩,結束后基本面影響開始占據主導。
中信建投預計,科技自立自強發展將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地位的主基調,科技創新尤其是數字經濟有望成為2022年兩會工作的亮點方向。
那么,對于科技產業來說,“兩會時間窗口”有望帶來什么機遇?哪些主線值得關注?《科創板日報》梳理了多家機構研判,以及多位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建言,整理出科創兩會前瞻風向標。
總體來看,數字經濟、“雙碳”、醫療衛生是機構最為青睞的三大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之中,看好數字經濟的機構家數最多。
▍數字經濟:省市工作報告高頻現身多家機構密集看好
2017年,“數字經濟”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之后2019-2021年也多次被提及。
而2022年的地方兩會中,已有超過25個省市明確提及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五個省區敲定今年數字經濟的發展量化指標,重點聚焦5G、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數字化轉型等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也提出,促進制造業“數智化”轉型。
同時,多家機構均表示看好今年兩會對數字經濟產業的紅利加持。
▍“雙碳”:新能源汽車關注點向上下游延伸能源結構轉型機遇獲青睞
近年來,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曾多次涉及“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內容。而二級市場對此作出了積極反應——據銀河證券統計,近15年電力設備新能源指數走勢中,春節后到兩會閉幕這段期間,指數上漲概率為60%;兩會閉幕后一個月內,上漲概率為46.7%。
分析師預計,本屆兩會中,確保經濟穩增長及新能源相關的利好政策有望向市場釋放超預期的積極信號。
◆ 1.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新能源汽車及多種消費品下鄉活動是各省市的消費刺激重點。除新能源汽車本身銷售之外,多地政府之前還提及多個產業鏈細節,包括充電樁建設、高速公路覆蓋、產業規模目標等。
同時,多位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則圍繞產業鏈延伸環節建言,例如,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的提案主要圍繞上游資源及鋰電池展開;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建議則聚焦換電補能與甲醇汽車。
◆ 2. 能源結構轉型
隨著用能體系中,電力占比提升,新能源發電項目規模化接入,多項政策也相繼出臺推動產業發展。在“雙碳”大背景下,招商證券、信達證券、東北證券分析師看好兩會對我國能源轉型的進一步推動力度。
另外,寧德時代曾毓群也提出,參照抽水蓄能,建立使用新型儲能特點的容量電價政策,形成穩定合理的收益空間。
▍醫療衛生:紅杉中國沈南鵬聚焦創新研發分析師看好長期空間
回溯2019-2021年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與政策提案,光大證券認為,推動醫藥領域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并不少見,例如全面深化醫療改革、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一老一少”疾病防止以及促進中醫藥發展等,而資本市場也作出了響應。
全國政協委員、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的五份議案中,兩份與醫藥有關。其一,沈南鵬提出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提升藥物創新能力,藥物研發應從跟隨創新向源頭創新轉型。其二,加大腦科學研究應用,改善老年腦健康管理。
光大證券認為,今年仍可重點關注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一老一少”重大疾病防治、中醫藥發展等。
東北證券指出,醫藥是今年地方兩會的強調點之一,醫藥板塊具有逆周期調節屬性,帶量采購對醫藥板塊短期影響有限,長期利好,投資價值凸顯,推薦關注制藥和醫用耗材行業。
▍還有什么方面值得關注?
國海證券、華西證券梳理今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補充,除去上述的數字經濟之外,科技創新、強鏈補鏈,以及電子商務、智能家電等也獲強調。
科技創新方面,已有17個省市的2022年工作重點前三位中,納入科技創新。主要聚焦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培育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創新型人才等。
強鏈補鏈方面,16個省市明確提出強鏈補鏈延鏈,其中云南、內蒙古、四川和廣東將強鏈補鏈置于2022年前三大重點任務,突出重點產業鏈建設及“鏈主”企業培養。
另外,湖北、廣東、四川等超過10個省份的工作報告中,提及電子商務,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
兩會前瞻:今年貨幣政策將向穩增長傾斜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料唱主角
兩會前瞻:今年減稅降費規模或在1.5萬億以上 組合式措施或因地而異
兩會前瞻:GDP增速目標或設在5-5.5% 穩就業是重中之重
兩會前瞻:2022年赤字率或降至2.8%左右 新增專項債額度料與去年持平
(文章來源:財聯社)
【業績綜述:95股公布2021年業績快報!64只業績大增股遭機構搶籌】伴隨著2022年拉開帷幕,A股上市公司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預告更多
2022-01-28 16:51:06【業績綜述:106股公布2021年業績快報!74只業績大增股遭機構搶籌】伴隨著2022年拉開帷幕,A股上市公司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預更多
2022-02-07 16:51:01【業績綜述:全年業績高增長股提前看!90家步入績優股行列(附名單)】伴隨著2022年拉開帷幕,A股上市公司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更多
2022-02-11 15:21:35【業績綜述:70只業績大增股遭機構搶籌!增長“引擎”在這里(附股)】伴隨著2022年拉開帷幕,A股上市公司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更多
2022-02-16 16:38:03【業績綜述:全年業績高增長股提前看!69只業績大增股遭機構搶籌(附標的)】伴隨著2022年拉開帷幕,A股上市公司已經迫不及待開始公布2021年全更多
2022-02-25 15:54:58